地理学报 ›› 1984, Vol. 39 ›› Issue (4): 418-427.doi: 10.11821/xb198404008
程天文, 赵楚年
出版日期:
1984-10-15
发布日期:
1984-10-15
Jheng Tian-wen, Zhao Chu-nian
Online:
1984-10-15
Published:
1984-10-15
摘要: 我国位于亚洲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大陆岸线北起鸭绿江,南至北仑河口,长约18 000公里,台湾与海南岛是我国两个最大的岛屿。我国大陆地势向东南倾斜,主要河流流向东南,注入沿岸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边沿海。
程天文, 赵楚年. 我国沿岸入海河川径流量与输沙量的估算[J]. 地理学报, 1984, 39(4): 418-427.
Jheng Tian-wen, Zhao Chu-nian . THE ESTIMATION OF DISCHARGE AND LOADS FROM THE RIVERS FLOWING INTO LITTORAL SEAS OF CHIN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4, 39(4): 418-427.
[1] | 张俊华, 李国栋, 王岩松, 朱连奇, 赵文亮, 丁亚鹏. 黄河泥沙冲/沉积区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空间特征及变异机制[J]. 地理学报, 2020, 75(3): 558-570. |
[2] | 李加林, 王丽佳. 围填海影响下东海区主要海湾形态时空演变[J]. 地理学报, 2020, 75(1): 126-142. |
[3] | 何丽烨, 程善俊, 马宁, 郭军. 海河流域夏季降水关键区季内演变及其环流配置的定量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20, 75(1): 41-52. |
[4] | 刘晓燕, 刘昌明, 党素珍. 黄土丘陵区雨强对水流含沙量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723-1732. |
[5] | 高海东, 刘晗, 贾莲莲, 庞国伟, 王杰. 2000-2017年河龙区间输沙量锐减归因分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745-1757. |
[6] | 曹晓娟, 谢林妤, 张风宝, 杨明义, 李占斌. 沙层特性对沙盖黄土坡面产流产沙变化贡献的定量分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5): 962-974. |
[7] | 鲁莎莎, 刘彦随, 秦凡. 环渤海地区农业地域功能演进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9, 74(10): 2011-2026. |
[8] | 朱玲玲,许全喜,鄢丽丽. 三峡水库不同类型支流河口泥沙淤积成因及趋势[J]. 地理学报, 2019, 74(1): 131-145. |
[9] | 李博, 史钊源, 韩增林, 田闯. 环渤海地区人海经济系统环境适应性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8, 73(6): 1121-1132. |
[10] | 潘威, 郑景云, 满志敏. 1766-2000年黄河上中游汛期径流量波动特征及其与PDO关系[J]. 地理学报, 2018, 73(11): 2053-2063. |
[11] | 包为民, 沈丹丹, 倪鹏, 周俊伟, 孙逸群. 滑动平均差检测法的提出及验证[J]. 地理学报, 2018, 73(11): 2075-2085. |
[12] | 魏学利,陈宁生. 官坝河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对四川邛海的泥沙淤积效应[J]. 地理学报, 2018, 73(1): 81-91. |
[13] | 孙东琪, 陆大道, 王振波, 徐建斌, 申晓燕, 王茜茜, 王泽东, 孙仲超, 孙峰华.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客货流量预测分析[J]. 地理学报, 2017, 72(8): 1486-1507. |
[14] | 郭建科, 陈园月, 于旭会, 王海壮. 1985年来环渤海地区港口体系位序—规模分布及作用机制[J]. 地理学报, 2017, 72(10): 1812-1826. |
[15] | 杨云平, 张明进, 李义天, 张为, 由星莹, 朱玲玲, 王冬. 长江三峡水坝下游河道悬沙恢复和床沙补给机制[J]. 地理学报, 2016, 71(7): 1241-1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