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河道是河流变迁后遗留下来的旧河道。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河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漳河、滹沱河、永定河、滦河等河流洪积、冲积形成,因而古河道密集分布。
吴忱. 河北平原的地面古河道[J]. 地理学报, 1984, 39(3): 268-276.
Wu Chen . SURFACE ANCIENT CHANNELS IN HEBEI PLAI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4, 39(3): 268-276.
[1] | 钱庆欢,王世杰,白晓永,周德全,田义超,李琴,吴路华,肖建勇,曾成,陈飞. 基于允许流失量和正负地形源汇理论的喀斯特关键带土壤侵蚀研究[J]. 地理学报, 2018, 73(11): 2135-2149. |
[2] | 马玉凤, 李双权, 潘星慧. 黄河冲积扇发育研究述评[J]. 地理学报, 2015, 70(1): 49-62. |
[3] | 潘威, 郑景云, 萧凌波, 闫芳芳. 1766 年以来黄河中游与永定河汛期径流量的变化[J]. 地理学报, 2013, 68(7): 975-982. |
[4] | 王学, 李秀彬, 辛良杰. 河北平原冬小麦播种面积收缩及由此节省的水资源量估算[J]. 地理学报, 2013, 68(5): 694-707. |
[5] | 康彦彦, 丁贤荣, 程立刚, 张晶. 基于匀光遥感的6000年来盐城海岸演变研究[J]. 地理学报, 2010, 65(9): 1130-1136. |
[6] | 吕红华,李有利,南峰,司苏沛,刘运明,钱蟒,赵洪壮. 天山北麓河流阶地序列及形成年代[J]. 地理学报, 2008, 63(1): 65-74. |
[7] | 李新坡, 莫多闻, 朱忠礼. 侯马盆地冲积扇及其流域地貌发育规律[J]. 地理学报, 2006, 61(3): 241-248. |
[8] | 崔海亭,王文江. 从生态学角度复原元代滦河上游的景观与物候[J]. 地理学报, 2003, 58(1): 101-108. |
[9] | 李丽娟, 郑红星. 海滦河流域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J]. 地理学报, 2000, 55(4): 495-500. |
[10] | 侯建军, 韩慕康, 张保增, 柴宝龙, 韩恒悦. 秦岭北麓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貌表现[J]. 地理学报, 1995, 50(2): 138-146. |
[11] | 钱春林. 引滦工程对滦河三角洲的影响[J]. 地理学报, 1994, 49(2): 158-166. |
[12] | 吴忱, 王子惠, 许清海. 河北平原的浅埋古河道[J]. 地理学报, 1986, 41(4): 332-340. |
[13] | 宋林华. 喀斯特洼地的发育机理及其水文地质意义[J]. 地理学报, 1986, 41(1): 41-50. |
[14] | 高善明. 冀东平原球状石英砂的来源和成因——用扫描电镜研究沉积石英砂微结构组合[J]. 地理学报, 1985, 40(4): 347-355. |
[15] | 任美锷. 徐霞客对世界岩溶学的贡献[J]. 地理学报, 1984, 39(3): 252-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