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文学的研究一般可以归纳为三个方向,即地理学、地球物理学与工程学。
郭敬辉, 刘昌明. 水文学的地理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J]. 地理学报, 1984, 39(2): 206-212.
[1] | 葛全胜, 廖小罕, 高星, 封志明, 刘卫东, 廖晓勇, 诸云强.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80年回顾及展望[J]. 地理学报, 2020, 75(12): 2537-2546. |
[2] | 张国友, 黄剑, 朱竑, 何沛东. 中国地理学会与《地理学报》的发展[J]. 地理学报, 2019, 74(11): 2197-2208. |
[3] | 金凤君,陈卓. 基于《地理学报》创刊85年载文的中国交通地理学传承与发展[J]. 地理学报, 2019, 74(11): 2230-2242. |
[4] | 钟赛香, 袁甜, 苏香燕, 胡鹏, 薛熙明. 百年SSCI看国际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特点与规律——基于73种人文地理类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 地理学报, 2015, 70(4): 678-688. |
[5] | 刘闯, 洪诗荣, 林永信. 中华地理一奇峰——追忆百年林超视频内容与制作[J]. 地理学报, 2014, 69(s1): 98-103. |
[6] | 李双成, 刘金龙, 张才玉, 赵志强.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及地理学研究范式[J]. 地理学报, 2011, 66(12): 1618-1630. |
[7] | 王铮. 地理学理论建设的一次重要努力——评《地理学的数学模型与应用》[J]. 地理学报, 2001, 56(1): 115-115. |
[8] | 尤联元. 澜沧江流域河流泥沙发展趋势初步研究[J]. 地理学报, 1999, 54(s1): 93-100. |
[9] | 冯彦,何大明. 国际水法的发展趋势与中国水法体系的对比分析研究[J]. 地理学报, 1999, 54(s1): 165-172. |
[10] | 吴传钧, 张家桢. 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J]. 地理学报, 1999, 54(5): 385-390. |
[11] | 《地理学报》. 第28届国际地理大会在荷兰海牙召开[J]. 地理学报, 1997, 52(1): 91-92. |
[12] | 《地理学报》. 中国地理学会代表团访问法国[J]. 地理学报, 1997, 52(1): 92-92. |
[13] | 吴炳方, 张明金, 李新功.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J]. 地理学报, 1994, 49(s1): 633-640. |
[14] | 樊自立 . 塔里木盆地绿洲形成与演变 [J]. 地理学报, 1993, 48(5): 421-427. |
[15] | 范锡朋 . 西北内陆平原水资源开发引起的区域水文效应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J]. 地理学报, 1991, 46(4): 415-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