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1983, Vol. 38 ›› Issue (3): 298-308.doi: 10.11821/xb198303010
谢又予1, 崔之久2
出版日期:
1983-07-15
发布日期:
1983-07-15
Xie You-yu1, Cui Zhi-jiu2
Online:
1983-07-15
Published:
1983-07-15
摘要: 自“冰期之庐山”发表以来,第四纪古地理、冰碛沉积相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我们对庐山地区和天山等山地的地貌和沉积物进行了比较研究,特撰写此文,对庐山“古冰川遗迹”进行再认识,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谢又予, 崔之久. 庐山“冰川遗迹”质疑[J]. 地理学报, 1983, 38(3): 298-308.
Xie You-yu, Cui Zhi-jiu. ON NONGLACIAL GENESIS OF "GLACIATED RELICS" OF LUSHA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3, 38(3): 298-308.
[1] | 高超,王随继. 1990年以来黄河第一湾齐哈玛河段砾质网状河的演变特征[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352-1364. |
[2] | 胡春生,刘邵晨,胡晨琦,曹乐,周迎秋. 黄山北麓青弋江发育研究[J]. 地理学报, 2018, 73(1): 138-151. |
[3] | 庞奖励, 黄春长, 周亚利, 查小春, 王朝建. 汉江上游谷地全新世风成黄土及其成壤改造特征[J]. 地理学报, 2011, 66(11): 1562-1573. |
[4] | 俄有浩, 王继和, 严平, 高尚玉, 王学全, 苏志珠, 廖空太, 刘虎俊, 丁峰. 库姆塔格沙漠古水系变迁与沙漠地貌的形成[J]. 地理学报, 2008, 63(7): 725-734. |
[5] | 许炯心. 基于对Leopold-Wolman关系修正的河床河型判别[J]. 地理学报, 2004, 59(3): 462-467. |
[6] | 薛娴, 张伟民, 王涛. 戈壁砾石防护效应的风洞实验与野外观测结果——以敦煌莫高窟顶戈壁的风蚀防护为例[J]. 地理学报, 2000, 55(3): 375-383. |
[7] | 彭汉兴. 庐山羊角岭红色泥砾泥石流成因质疑——与施雅风、邓养鑫商榷[J]. 地理学报, 1988, 43(4): 363-366. |
[8] | 景才瑞, 刘昌茂. 再论庐山冰川遗迹[J]. 地理学报, 1987, 42(1): 82-86. |
[9] | 冯绳武. 从大地湾的遗存试论我国农业的源流[J]. 地理学报, 1985, 40(3): 207-214. |
[10] | 李容全, 刘增森. 北京地区长辛店砾石层的沉积学特征与西山地貌发育的几个问题[J]. 地理学报, 1984, 39(1): 86-96. |
[11] | 李吉均, 徐叔鹰. 巴基斯坦北部的地貌发育与第四纪冰期问题[J]. 地理学报, 1983, 38(1): 11-24. |
[12] | 傅抱璞, 虞静明, 李兆元. 秦岭太白山夏季的小气候特点[J]. 地理学报, 1982, 37(1): 88-97. |
[13] | 李吉均, 徐叔鹰. 兰州冰川沉积研究班讨论我国冰川沉积的理论与实际问题[J]. 地理学报, 1980, 35(35): 356-357. |
[14] | 曾昭璇, 刘南威, 李国珍, 周祜生. 我国热带界线问题的商榷[J]. 地理学报, 1980, 35(1): 87-92. |
[15] | 施雅风, 张祥松. 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的近代进退历史变化[J]. 地理学报, 1978, 33(1): 2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