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江苏植被区划的研究工作中,通常划分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三个植被地带,这已是多数学者一致的意见。然而,后两个植被地带的北界应如何确定,这一问题却仍存在着分歧,原因在于对指标的理解各异。本文仅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北界划法,提出我们的意见,供讨论。
蔡蔚祺, 邓懋彬, 蔡守坤.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地带在江苏境内界线的意见[J]. 地理学报, 1981, 36(4): 450-453.
Cai Weiqi, Deng Maobin, Cai Shoukun.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1, 36(4): 450-453.
[1] | 苏伟忠,汝静静,杨桂山. 流域尺度土地利用调蓄视角的雨洪管理探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5): 948-961. |
[2] | 陈玮彤,张东,崔丹丹,吕林,谢伟军,施顺杰,侯泽宇. 基于遥感的江苏省大陆岸线岸滩时空演变[J]. 地理学报, 2018, 73(7): 1365-1380. |
[3] | 靳诚,徐菁,黄震方,陆玉麒,柯文前,陈娱. 基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的江苏省交通流动特征与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8, 73(2): 248-260. |
[4] | 李智,张小林,李红波,袁源. 江苏典型县域城乡聚落规模体系的演化路径及驱动机制[J]. 地理学报, 2018, 73(12): 2392-2408. |
[5] | 林忆南, 金晓斌, 杨绪红, 龙瀛, 周寅康. 近两百年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数量估算与空间重建[J]. 地理学报, 2017, 72(3): 488-506. |
[6] | 许艳, 濮励杰, 张润森, 朱明, 李雪盈, 沈洪运, 茅天颖, 徐辰星.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耕地质量演变趋势分析[J]. 地理学报, 2017, 72(11): 2032-2046. |
[7] | 董玉祥, 徐茜, 杨忍, 徐成东, 王钰莹.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陆地热带北界探讨[J]. 地理学报, 2017, 72(1): 135-147. |
[8] | 贺祥, 林振山, 刘会玉, 齐相贞.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对江苏省PM2.5浓度影响因素的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7): 1119-1129. |
[9] | 王跃峰, 许有鹏, 张倩玉, 李广, 雷超桂, 杨柳, 韩龙飞, 邓晓军. 太湖平原区河网结构变化对调蓄能力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6, 71(3): 448-458. |
[10] | 柯文前, 陆玉麒, 陈伟, 丁毅辉, 杨青. 高速交通网络时空结构的阶段性演进及理论模型----以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流网络为例[J]. 地理学报, 2016, 71(2): 281-. |
[11] | 潘倩, 金晓斌, 周寅康. 清代中期江苏省土地利用格局网格化重建[J]. 地理学报, 2015, 70(9): 1449-1462. |
[12] | 李建国, 濮励杰, 徐彩瑶, 陈新建, 张云峰, 蔡芳芳. 1977-2014年江苏中部滨海湿地演化与围垦空间演变趋势[J]. 地理学报, 2015, 70(1): 17-28. |
[13] | 夏非, 张永战, 王瑞发, 张振克, 彭修强. 苏北废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范围研究述评[J]. 地理学报, 2015, 70(1): 29-48. |
[14] | 李平星, 陈雯, 孙伟. 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J]. 地理学报, 2014, 69(6): 797-807. |
[15] | 赵秧秧, 高抒, 王丹丹, 许振, 朱冬, 王晓枫. 盐沼前缘陡坎韵律性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过程与机理[J]. 地理学报, 2014, 69(3): 378-3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