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1981, Vol. 36 ›› Issue (2): 157-170.doi: 10.11821/xb198102004
张文尝
出版日期:
1981-04-15
发布日期:
1981-04-15
Zhang Wen-chang
Online:
1981-04-15
Published:
1981-04-15
摘要: 交通运输对地区资源开发,工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地区内城市的分布也有很大影响。在地区发展和工业基地建设中除了各个部门按系统进行规划与布局外,还必须在地域范围内从多方面加以综合平衡,交通运输是其中之一。
张文尝 . 工业基地交通运输布局问题[J]. 地理学报, 1981, 36(2): 157-170.
Zhang Wen-chang. SOME PROBLEMS ON THE ALLOCATION OF TRANSPORTIN INDUSTRIAL BASE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1, 36(2): 157-170.
[1] | 孙宏日, 刘艳军, 周国磊. 东北地区交通优势度演变格局及影响机制[J]. 地理学报, 2021, 76(2): 444-458. |
[2] | 王成金, 李绪茂, 陈沛然, 谢永顺, 刘卫东. 基于轨距的亚欧大陆铁路地缘系统格局及形成机理[J]. 地理学报, 2020, 75(8): 1725-1741. |
[3] | 王成金, 谢永顺, 陈沛然, 李绪茂. 铁路技术跨越式转移的制度—经济—文化适应性——基于亚吉铁路的实证分析[J]. 地理学报, 2020, 75(6): 1170-1184. |
[4] | 高兴川,曹小曙,李涛,吕敏娟. 1976-2016年青藏高原地区通达性空间格局演变[J]. 地理学报, 2019, 74(6): 1190-1204. |
[5] | 金凤君, 陈琳琳, 杨宇, 洪辉. 中国工业基地的甄别与演化模式[J]. 地理学报, 2018, 73(6): 1049-1064. |
[6] | 王列辉,林羽珊,CesarDUCRUET. 1895-2016年全球海运网络中的海峡两岸港口运输联系变化[J]. 地理学报, 2018, 73(12): 2282-2296. |
[7] | 陈娱, 金凤君, 陆玉麒, 陈卓, 杨宇. 京津冀地区陆路交通网络发展过程及可达性演变特征[J]. 地理学报, 2017, 72(12): 2252-2264. |
[8] | 金凤君, 焦敬娟, 齐元静. 东亚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演化与地理效应评价[J]. 地理学报, 2016, 71(4): 576-590. |
[9] | 焦敬娟, 王姣娥, 金凤君, 王涵. 高速铁路对城市网络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铁路客运班列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2): 265-. |
[10] | 顾高翔, 王铮. 技术扩散和资本流动作用下中国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基于Agent的模拟[J]. 地理学报, 2014, 69(6): 808-822. |
[11] | 王姣娥, 焦敬娟, 金凤君. 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4, 69(12): 1833-1846. |
[12] | 王姣娥, 胡浩. 中国高铁与民航的空间服务市场竞合分析与模拟[J]. 地理学报, 2013, 68(2): 175-185. |
[13] | 吴康, 方创琳, 赵渺希, 陈晨.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影响下的跨城流动空间特征[J]. 地理学报, 2013, 68(2): 159-174. |
[14] | 王成金. 城际集装箱交流枢纽的识别及其物流特征——以中国铁路运输为例[J]. 地理学报, 2010, 65(10): 1275-1286. |
[15] | 陈翔1, 李强1, 王运静1, 陈晋2, 唐巧3. 临界簇模型及其在地面公交线网可达性评价中的应用[J]. 地理学报, 2009, 64(6): 693-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