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前言 上海地区总面积约6,192平方公里,其中有140余平方公里已建成为人口密集、房屋鳞次栉比的市区。这里水汽充足,工厂林立,汽车和居民燃烧昕产生的烟尘和废气提供了大量的凝结核,为雾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市区的雾远较郊区为多,市区能见度恶劣,不仅对交通运输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能削弱入射阳光,阻碍有害气体和烟尘的飏散,对人体健康亦有危害。本文目的在研究上海雾的气候特征。这对于做好上海雾的预报和阐明上海城市气候的特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周淑贞, 张秀宝, 郭淑麟. 上海的雾[J]. 地理学报, 1981, 36(1): 47-58.
Zhou Shuzhen, Zhang Xiubao, Guo Shulin. ON THE FOG OF SHANGHAI[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1, 36(1): 47-58.
[1] | 史军; 崔林丽; 贺千山; 孙林. 华东雾和霾日数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 地理学报, 2010, 65(5): 533-542. |
[2] | 袁淑杰1, 2, 谷晓平2, 缪启龙3, 康为民2, 于飞2, 邱新法3. 贵州高原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日最高气温分布式模拟[J]. 地理学报, 2009, 64(7): 888-895. |
[3] | 张琼, 钱永甫. 用NCEP/NCAR再分析辐射资料估算月平均地表反照率[J]. 地理学报, 1999, 54(4): 309-317. |
[4] | 张连强, 赵新平, 欧阳宗继, 赵有中, 陈端生 . 求算界限温度日期的一种新方法——样条函数插值法 [J]. 地理学报, 1993, 48(1): 70-74. |
[5] | 沈健, 王宝灿 . 长江河口区平均海面季节性变化的分析 [J]. 地理学报, 1990, 45(4): 441-450. |
[6] | 张家桢, 刘恩宝. 柴达木盆地河流水文特性[J]. 地理学报, 1985, 40(3): 242-255. |
[7] | 杨远东. 河川径流年内分配的计算方法[J]. 地理学报, 1984, 39(2): 218-227. |
[8] | 宁越敏. 上海市区商业中心区位的探讨[J]. 地理学报, 1984, 39(2): 163-172. |
[9] | 林之光, 彭开秀, 焦仪珍 . 我国降水时数时空分布[J]. 地理学报, 1983, 38(4): 382-396. |
[10] | 周淑贞 . 上海城市发展对气温的影响[J]. 地理学报, 1983, 38(4): 397-405. |
[11] | 刘书楼, 陈宝雯 . 我国晴天太阳总辐射分布特征——计算机在太阳辐射研究中的应用[J]. 地理学报, 1983, 38(4): 426-437. |
[12] | 于洪俊. 试论城市地域结构的均质性[J]. 地理学报, 1983, 38(3): 241-251. |
[13] | 周淑贞, 张超. 上海城市热岛效应[J]. 地理学报, 1982, 37(4): 372-382. |
[14] | 汤奇成, 程天文, 李秀云. 中国河川月径流的集中度和集中期的初步研究[J]. 地理学报, 1982, 37(4): 383-393. |
[15] | 邹进上, 刘惠兰. 我国平均水汽含量分布的基本特点及其控制因子[J]. 地理学报, 1981, 36(4): 377-3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