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1963, Vol. 29 ›› Issue (3): 197-206.doi: 10.11821/xb196303003
汤懋苍
收稿日期:
1963-03-06
出版日期:
1963-07-15
发布日期:
1963-07-15
基金资助:
TANG MOU-TSANG
Received:
1963-03-06
Online:
1963-07-15
Published:
1963-07-15
摘要: 山区天气的日变化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目前对不少山系的天气日变化情况有了很多了解,但对世界上最大的山区——青藏高原上的天气气候状况了解得还很不够。本文就所得祁连山区的资料对其天气的日变化状况进行一些初步分析。
汤懋苍 . 祁连山区天气的日变化 [J]. 地理学报, 1963, 29(3): 197-206.
TANG MOU-TSANG. DIURNAL VARIATION OF WEATHER IN NAN SHAH REGIO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63, 29(3): 197-206.
[1] | 查小春, 黄春长, 庞奖励. 关中西部漆水河全新世特大洪水与环境演变[J]. 地理学报, 2007, 62(3): 291-300. |
[2] | 吴艳红, 朱立平, 叶庆华, 王立本. 纳木错流域近30 年来湖泊 — 冰川变化对气候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07, 62(3): 301-310. |
[3] | 骆高远, 钱淑燕. 水乡城市景观规划与旅游形象建设——以浙江绍兴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04, 59(7s): 145-152. |
[4] | 常国刚, 李林, 朱西德, 王振宇, 肖建设, 李凤霞. 黄河源区地表水资源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 地理学报, 2007, 62(3): 311-320. |
[5] | 赵歆, 何书金, 姚鲁烽. 《地理学报》中、英文版高影响论文目录[J]. 地理学报, 2014, 69(8): 1234-1238. |
[6] | 张青松. 阐述中国冰川与环境的杰作 ———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J]. 地理学报, 2007, 62(3): 333-333. |
[7] | 赵歆, 姚鲁烽, 何书金. 地理学论文的英文写作问题[J]. 地理学报, 2007, 62(3): 334-336. |
[8] | 王丽霞,任志远. 基于GIS的区域植被—土壤生态系统需水定量测评——以陕北延安地区为例[J]. 地理学报, 2006, 61(7): 763-770. |
[9] | 罗小龙, 沈建法. 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模式及其理论框架分析[J]. 地理学报, 2007, 62(2): 115-126. |
[10] | 王茂军. 山东省城市人口规模的职能效应分析[J]. 地理学报, 2007, 62(2): 127-136. |
[11] | 高晓路. 北京亚奥地区居住环境设计与管理的经济利益[J]. 地理学报, 2007, 62(2): 147-156. |
[12] | 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 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J]. 地理学报, 2004, 59(7s): 132-138. |
[13] | 张萍, 张柏, Peter M. Atkinson. 城市化对传染病传播影响的动态模拟 ———以英国南安普顿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07, 62(2): 157-170. |
[14] | 闫慧敏, 刘纪远, 曹明奎. 中国农田生产力变化的空间格局及地形控制作用[J]. 地理学报, 2007, 62(2): 171-180. |
[15] | 龚建周, 夏北成. 1990 年以来广州市土地覆被景观的时空梯度分异[J]. 地理学报, 2007, 62(2): 181-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