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С.П.赫洛莫夫(XpoMoB)早已指出,低纬度地区季风现象很明显,尤其在东南亚热带和副热带地区。过去有关热带和副热带的季风研究,大多数是从季风指数、温度带和雨带的季节位移等等来描述,有些研究则属于对不同地区季风现象的比较。
段月薇 . 热带季风区域与季风不盛行区域环流的特征 [J]. 地理学报, 1963, 29(2): 130-144.
[1] | 查小春, 黄春长, 庞奖励. 关中西部漆水河全新世特大洪水与环境演变[J]. 地理学报, 2007, 62(3): 291-300. |
[2] | 吴艳红, 朱立平, 叶庆华, 王立本. 纳木错流域近30 年来湖泊 — 冰川变化对气候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07, 62(3): 301-310. |
[3] | 骆高远, 钱淑燕. 水乡城市景观规划与旅游形象建设——以浙江绍兴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04, 59(7s): 145-152. |
[4] | 常国刚, 李林, 朱西德, 王振宇, 肖建设, 李凤霞. 黄河源区地表水资源变化及其影响因子[J]. 地理学报, 2007, 62(3): 311-320. |
[5] | 赵歆, 何书金, 姚鲁烽. 《地理学报》中、英文版高影响论文目录[J]. 地理学报, 2014, 69(8): 1234-1238. |
[6] | 张青松. 阐述中国冰川与环境的杰作 ———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J]. 地理学报, 2007, 62(3): 333-333. |
[7] | 赵歆, 姚鲁烽, 何书金. 地理学论文的英文写作问题[J]. 地理学报, 2007, 62(3): 334-336. |
[8] | 王丽霞,任志远. 基于GIS的区域植被—土壤生态系统需水定量测评——以陕北延安地区为例[J]. 地理学报, 2006, 61(7): 763-770. |
[9] | 罗小龙, 沈建法. 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模式及其理论框架分析[J]. 地理学报, 2007, 62(2): 115-126. |
[10] | 王茂军. 山东省城市人口规模的职能效应分析[J]. 地理学报, 2007, 62(2): 127-136. |
[11] | 高晓路. 北京亚奥地区居住环境设计与管理的经济利益[J]. 地理学报, 2007, 62(2): 147-156. |
[12] | 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 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J]. 地理学报, 2004, 59(7s): 132-138. |
[13] | 张萍, 张柏, Peter M. Atkinson. 城市化对传染病传播影响的动态模拟 ———以英国南安普顿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07, 62(2): 157-170. |
[14] | 闫慧敏, 刘纪远, 曹明奎. 中国农田生产力变化的空间格局及地形控制作用[J]. 地理学报, 2007, 62(2): 171-180. |
[15] | 龚建周, 夏北成. 1990 年以来广州市土地覆被景观的时空梯度分异[J]. 地理学报, 2007, 62(2): 181-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