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14, Vol. 69 ›› Issue (s1): 45-48.doi: 10.11821/dlxb2014S007
黄耀欢1, 江东1, 付晶莹1, 2
收稿日期:
2014-03-17
修回日期:
2014-06-20
出版日期:
2014-12-26
发布日期:
2020-04-07
作者简介:
黄耀欢 (1982-), 男, 安徽人,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的应用研究。E-mail: huangyh@lreis.ac.cn
基金资助:
XU Xinliang1, LIU Luo2, 3
Received:
2014-03-17
Revised:
2014-06-20
Published:
2014-12-26
Online:
2020-04-07
Supported by:
摘要: GDP空间化即是以一定尺寸的地理网格单元代替行政单元,便于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背景数据等自然要素数据进行分析整合,为促进多领域之间数据共享,实现空间统计综合分析提供极有力的支持。中国公里网格GDP空间分布数据集是在综合分析了人类活动形成的土地利用格局与GDP的空间互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分产业 (一、二、三产业) GDP数量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相关性模型。在区位理论、空间统计学的支持下,综合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和区域差异,进行定量表达和分层分区。在每个子区内,选择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县,作为建模的样本县,在样本县各项数据的基础上建立GDP空间分布模型,利用该模型对GDP分县统计数据空间化,从而生成1 km网格的GDP空间分布数据。为了对GDP数据的精度进行校验,在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共选取了40个具有完整的GDP数据的乡 (镇) 进行校验,结果显示,空间化GDP数据的相对误差在6%到17%之间。该数据集实现了我国GDP数据的空间定量模拟,建立了统一空间坐标参数、统一数据格式、统一的数据和元数据标准的全国1 km网格GDP分布数据集。
黄耀欢, 江东, 付晶莹. 中国公里网格GDP分布数据集[J]. 地理学报, 2014, 69(s1): 45-48.
XU Xinliang, LIU Luo. 1 km grid GDP data of China (2005, 2010)[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s1): 45-48.
[1] 王建华, 江东. 黄河流域二元水循环要素反演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2] 江东, 杨小唤, 王乃斌等. 基于RS、GIS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17(5): 734-738. [3] 江东. 人文要素空间化研究进展. 甘肃科学学报, 2007, 19(2): 91-94. [4] 刘红辉, 江东, 杨小唤等. 基于遥感的全国GDP 1 km网格的空间化表达,地球信息科学, 2005, 7(2): 120-123. [5] 国家统计局. 2005中国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6] 国家统计局. 2010中国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7]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 (1:100万比例尺). 2008. [1] Wang Jianhua, Jiang Dong.The Study of Dualistic Water Cycle Elements Retrieval in Yellow River Basin.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6. [2] Jiang Dong, Yang Xiaohuan, Wang Naibin et al. Study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2002, 17(5): 734-738. [3] Jiang Dong.Study on the progress of spatialization of antrop factors. Journal of Gansu Sciences, 2007, 19(2): 91-94. [4] Liu Honghui, Jiang Dong, Yang Xiaohuan et al. Spatialization approach to 1 km grid GDP supported by remote sensing.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05, 7(2): 120-123. [5] State Statistics Bureau.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5.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6] State Statistics Bureau.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0.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7] National Geomatic Center of China, Administrative Boundary Data of China (1:1 M scale), 2008. |
[1] | 魏石梅, 潘竟虎.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网络结构韧性测度[J]. 地理学报, 2021, 76(6): 1394-1407. |
[2] | 杨忍, 潘瑜鑫. 中国县域乡村脆弱性空间特征与形成机制及对策[J]. 地理学报, 2021, 76(6): 1438-1454. |
[3] | 殷江滨, 李尚谦, 姜磊, 程哲, 黄晓燕, 路改改. 中国连片特困地区非农就业增长的时空特征与驱动因素[J]. 地理学报, 2021, 76(6): 1471-1488. |
[4] | 胡畔, 陈波, 史培军. 中国暴雨洪涝灾情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21, 76(5): 1148-1162. |
[5] | 黄晓东, 马海涛, 苗长虹. 基于创新企业的中国城市网络联系特征[J]. 地理学报, 2021, 76(4): 835-852. |
[6] | 王录仓, 刘海洋, 刘清. 基于腾讯迁徙大数据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J]. 地理学报, 2021, 76(4): 853-869. |
[7] | 夏兴生, 潘耀忠, 朱秀芳, 张锦水. 中国综合农业分区下的Ångström-Prescott公式系数逐月校正与优选[J]. 地理学报, 2021, 76(4): 888-902. |
[8] | 王淑佳, 孙九霞. 中国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J]. 地理学报, 2021, 76(4): 921-938. |
[9] | 范泽孟. 中国生态过渡带分布的空间识别及情景模拟[J]. 地理学报, 2021, 76(3): 626-644. |
[10] | 吕建树. 烟台海岸带土壤重金属定量源解析及空间预测[J]. 地理学报, 2021, 76(3): 713-725. |
[11] | 徐羽, 李秀彬, 辛良杰. 中国耕地规模化流转租金的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21, 76(3): 753-763. |
[12] | 古恒宇, 沈体雁. 中国高学历人才的空间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J]. 地理学报, 2021, 76(2): 326-340. |
[13] | 朱晟君, 金文纨. 地方出口产品结构及制度环境与企业出口相关多样化[J]. 地理学报, 2021, 76(2): 398-414. |
[14] | 关皓明, 杨青山, 浩飞龙, 冯章献. 基于“产业—企业—空间”的沈阳市经济韧性特征[J]. 地理学报, 2021, 76(2): 415-427. |
[15] | 李钢, 薛淑艳, 马雪瑶, 周俊俊, 徐婷婷, 王皎贝. 中国失踪人口的时空格局演变与形成机制[J]. 地理学报, 2021, 76(2): 31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