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Table detail

Spatiotemporal diversity and attribution analysis of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20
TIAN Hao, LIU Lin, ZHANG Zhengyong, CHEN Hongjin, ZHANG Xueying, WANG Tongxia, KANG Ziwei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22, 77(7): 1713-1729.   DOI: 10.11821/dlxb202207010

数据 时段/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 数据来源 说 明
中国生态
地理分区[36]
- -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
(http://www.resdc.cn/)
基于温度和干湿划分48个分区。为便于分析,本文在原分区基础上依据地貌特征和空间邻接关系,将其归并至38个分区(SHAPE格式,图1)。
LST
(K)
2001-01—2021-02
逐月
5500 m LAADS DAAC
(https://ladsweb.nascom.nasa.gov/search/)
MOD11C3(HDF格式),经MRT软件镶嵌及重投影。
日照时数
(h)
2001—2020
逐日
1000 m 中国气象数据网
(http://data.cma.cn/)
中国833个气象站点逐日日照时数数据,剔除无效、异常值后,借助ArcGIS软件合成年数据并进行spline空间插值获得栅格数据(TIFF格式)。
降水
(mm)
2001—2020
逐年
1000 m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
(http://www.resdc.cn/)
中国1980年以来逐年年平均气温空间插值数据集,基于全国2400多个气象站点日观测数据,通过整理、计算和使用ANUSPLIN插值软件处理生成(GRID格式)。
人口密度[37]
(人/km²)
2015 1000 m 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基于行政单位人口统计值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夜间灯光亮度、居民点密度等数据的加权计算(GRID格式)。该数据既可表征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也能定量刻画人类活动强度。
土地利用[38] 2020 1000 m 中国多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遥感监测数据集(CNLUCC),基于2020年Landsat 8影像解译生成(GRID格式),一级分类体系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未利用地、海洋。
DEM
(m)
- 250 m 中国海拔高度(DEM)空间分布数据,基于SRTM V4.1数据重采样生成(GRID格式)。借助ArcGIS软件提取坡度、坡向和地形起伏度数据。
NDVI[39] 2001—2018逐年 1000 m 中国年度植被指数(NDVI)空间分布数据集,基于SPOT/VEGETATION以及MODIS等数据经MVC法合成(TIFF格式)。
Tab. 1 Data introduction
Other figure/table from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