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七普”的“胡焕庸线”两侧人口集疏新态势及影响因素
戚伟, 刘盛和, 刘振

The novel patter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Hu Line" based on seventh census in China
QI Wei, LIU Shenghe, LIU Zhen
表1 地级尺度“准胡焕庸线”两侧空间范围表
Tab. 1 The areas on both sides of the "Quasi Hu Line" at prefecture-level scale
区域 空间范围
东南半壁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仅包括赤峰市和通辽市)、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不包括大兴安岭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不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贵州省、云南省(不包括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陕西省(不包括榆林市)
西北半壁 内蒙古自治区(不包括赤峰市和通辽市)、黑龙江省(仅包括大兴安岭地区)、四川省(仅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省(仅包括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陕西省(仅包括榆林市)、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