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模型及湘西实证
刘春腊, 徐美, 刘沛林, 曾凡超

Cultural landscape protection compensation model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Xiangxi
LIU Chunla, XU Mei, LIU Peilin, ZENG Fanchao
表3 湘西部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代表性特质
Tab. 3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landscapes in some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Xiangxi
村落名 主导性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代表性特质
六合村 综合型 中国土家族的传统居住地、土家族民俗博物馆。
惹巴拉村 非物质主导型 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天然搏物馆、中国土家第一寨、苗市商周文化大遗址的一部分。
万龙村 综合型 古朴厚重的土家原生态文化、明清时的传统民居、民族特色建筑。
捞车村 非物质主导型 武陵土家第一寨,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博物馆、土家原生态民居博物馆。
树比村 综合型 原生态土家习俗博物馆、土家建筑博物馆、中国土家织锦之乡、明清木质建筑群。
街上村 物质主导型 明清古街、湖湘建筑与土家风味相结合。
巴沙村 物质主导型 建筑上实行了“土”与“洋”的完美融合。
老司城村 综合型 老司城遗址。
爬出科村 物质主导型 顺溪依山就势而建,传统木质结构建筑分布集中成片,保存完好。
砂土村 物质主导型 吊脚楼群,土家传统民居。
列夕村 物质主导型 河岸上的村子,典型的高地平台型土家族空间聚落形态。
伍伦村 综合型 明清传统民居保存完好、集中分布,传统农耕文化气息浓厚。
西那村 非物质主导型 土家族传统民俗、古民居。
十八洞村 非物质主导型 纯苗聚居区,苗族风情浓郁,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