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调整的政区位势理论与模型构建——以重庆市为例
王开泳, 王甫园, 陈田

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model of administrative region potenti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djustment using Chongqing city as a case study
WANG Kaiyong, WANG Fuyuan, CHEN Tian
表1 1984年后重庆市行政区划调整情况
Tab. 1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djustment for Chongqing city after 1984
具体时间 调整情况
1992年3月至8月 永川县、江津县、合川县三县撤县设市,划归重庆市代管。
1995年3月1日 重庆市原九区三市九县建制调整为十一区三市七县建制,扩大市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北碚区的行政区域,撤销了巴县、江北县,设立巴南区、渝北区,区划调整后,主城区的面积由低于931.07 km2增加到5472.82 km2[30]
1996年9月15日 中央批准重庆市代管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
1997年6月18日 重庆市升格,成为中国第4个中央直辖市。
1998年12月20日 重庆市又撤销万县市及所辖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设立重庆万州区,同时设万州移民开发区,撤销涪陵市及枳城区、李渡区,设立重庆涪陵区。
2001年12月25日 撤销长寿县,设立长寿区。
2006年10月22日 撤销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分别设立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在该年有大规模增加。
2011年10月27日 撤销万盛区和綦江县,设立綦江区、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撤销双桥区和大足县,设立大足区、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4年5月2日 撤销铜梁县和璧山县,设立铜梁区和璧山区。下辖21个市辖区、13个县、4个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