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2018 , 73 (8): 1604-1605

书评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评介

安北江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81

版权声明:  2018 《地理学报》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展开

摘要

复旦大学教授李晓杰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修订版于2017年付梓。李教授其先亦撰写先秦卷,合编秦汉卷,五代十国卷又是另一巨著,耗时许久。唐末至宋初半世纪之余,本就政权林立,干戈俶扰,纪纂荒阙,史料散佚不彰,其研究困难较大,但作者不畏艰难,终究成卷,为研究五代十国政区沿革提供了价值极高的参考。

关键词: 中国行政区划 ; 五代十国 ; 藩镇 ; 沿革

0

PDF (477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安北江.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评介[J]. 地理学报, 2018, 73(8): 1604-1605 https://doi.org/

唐末至宋初的半个多世纪,中国步入又一分裂期,这也是中古史上最后一个分裂期。欧阳修以“春秋笔法”重撰此段历史,称其为“五代十国”史。然而,在这种以维护封建儒家正统思想为立场的观念下,无外乎对此阶段并存政权的书写,进行过一定程度的主观筛选。尤其是中原区域以外的其他“地方性”政权,其大小势力并非仅为十个。但后学者皆以“五代十国”(907-959年)主要是针对中原地区先后更替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与之并存的前蜀、后蜀、荆南(南平)、楚、吴、南唐、吴越、闽、南汉、北汉等十个政权。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上下两卷)百万余字,耗费李晓杰先生五年有余时,其后又于2017年重新修订出版,为唐末至宋初多政权体系下不同行政区划作一详细的梳理,实属难能可贵,也填补了“五代十国”行政区划的空白。本卷在编写方式上继承了宋西夏卷和唐代卷,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使得更为严谨。李先生之前撰先秦卷、参编秦汉卷,因此在总的框架上与其类似,涉及绪言、附录与政区沿革、辖区政区考证,在沿革概述和政区考证中又分“五代”上篇和“十国”下篇分别对其论述,体例完整,一目了然。通读本卷,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超越与限制。在对已定“五代十国”仅限的十五个政权上,编者又在相应章节附论与其并存的其他势力政权,譬如,归义、定难、岐王、卢龙(燕王、燕国)、赵王、北平王、湖南、静海、武贞、百胜、清源、殷、高州、新州、宁远等。在这些政权中,有些一直延续到北宋建立(如后蜀、南唐、吴越、南汉、荆南、北汉等),因本套书总体例缘故,时间截止到公元959年,其后政权范围沿革梳理皆划归宋西夏卷。在各时段的政区图和方镇设置时间连续上,抑或囿于材料匮缺,或因某几年内其所辖州县数量及幅员未曾变更,时年代不一连续。另外,于946年辽进取中原,夺后晋藩镇,历时较短,书中未单独列出。再者,对周边附属羁縻州县,因史料缺乏,待以详尽梳理。在辖境政区相关问题的具体考证上,对难以断定的区位、幅员,作者实事求是,存疑待考,体现出撰者严谨的探究态度。

(2)图文并茂,附表清晰。附录政区示意图以“五代”934年后唐、943年后晋、948年后汉、959年后周和北汉,以及“十国”934年吴、吴越、闽,943年楚、南平,924年前蜀,954年南唐、吴越,954年南汉政权为主,共9幅,另附总图4幅。书中插图除以上时间外,传统意义上“五代十国”各辖境示意图共15幅,再加上920年的后梁、晋王、岐王、夏州定难军、沙州归义军、前蜀、荆南、楚王、吴国、福州威武军、南汉、静海军等政权不同留守、军、州、节度使等辖区示意图,总共35幅。政区沿革表分三类:方镇建置15表、政区沿革29子表、“军”建置1总表,共338页。书中所有政区图,线条清晰,辖区界线分明,尤其在年代推移,朝代更替中可以对视出各政权势力范围的变化,以及其所辖州县的省并与扩纳等情况。附表在横纵体例上,以时间为主轴,方便读者查阅。如在方镇沿革表中,纵向表示年代,横向表示留守、节度使数量,在纵列中用特殊符号表示废置归属,首列以年代作一汇总;在高层政区沿革表中,横向以表示留守或节度使高层政区,纵列以各年代所辖府、州、县为主。尤其在“军”的建置沿革表中,备注史料出处,以便研究者印证。整个附录约占全书1/3。

(3)所存材料引用较全面。相对大一统王朝而言,“五代十国”存在历史较为短暂,且列国并立,干戈俶扰,少载笔之士,文字不完,纪纂荒阙,典录文献散佚不彰,资料尤难觅寻,政区地理资料更为稀缺。这其中不乏有时局客观因素,也有各政权统治集团重兵马而轻书写之因。就所存史料而言除有限的数量外,关键是相当分散。撰者在充分吸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所涉古典文献尽可能地广泛掘取,做到旁征博引。征引除正史,如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等之外,还涉及到大量别史、杂史、地理总志、各类方志、政书、类书,以及各种文人笔记、小说、文集、出土金石碑刻文献等资料,共计116种。

(4)政区划分严谨,以基准年为坐标。五代十国时中原地区仍旧沿袭唐末行政区划,基本以节度使(方镇)—州—县三级制,当然,此时还有留守、府、直隶州、军、监、场、制置院等机构。但总归三大类:高层政区(准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准统县政区)和县级政区(准县级政区)。其中留守、节度使、都府和直隶州、军属于第一类,府、属州、州级监、准州级军皆归第二类,县、县级军、准县级监、场等归第三类。这其中尤其是军的设置,军自唐代以来,本隶属于节度使,戍边之军事组织,后因节度使辖区成为高层政区,五代时诸军与州并列,封疆而治,军旅之号渐成政区之名。北宋时,成为与州同一级的准政区,五代时期就是一个过渡。另以政区领域较大或所辖政区数量最多者为基准年选取标准,“五代十国”15政权,分别以14个年代为基准年份。

唐宋之际,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承前启后阶段,赵宋立国后的许多重大政策性调整,很多就是在这一时期留下的。从国家疆域到行政区划,以至地方政治制度的变迁,无不关涉国祚安稳与兴亡。对于宏观疆域的变迁而言,此期主要是北方政权疆界的伸缩,如后梁时期北方卢龙、晋、定难、岐等势力控制区与契丹辽、吐蕃等政权之间的拉锯,致使疆界随时移动。后唐其北界推进到今渤海湾北、燕山、山西、陕西和宁夏北界一线,西界扩大到贺兰山、陇东一线。其后沙陀人石敬瑭又割燕云予契丹,使得北部疆界南移。后汉刘知远力争恢复并保持到后晋疆域之状态。后周柴荣时进一步拓展,取南唐江淮之地,得江北、淮南14州,东南界推至洞庭湖以东长江一线,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4州,北破契丹,收复燕云最南两州三关,与辽以拒马河为界。这个疆域的沿革基底大致就是北宋立国伊始之面貌。编者在充分汲取目前研究最新成果基础上,对彼时体制疆域内部各政权的政区变迁序列与面貌,尽可能地进行了构建和复原,对正式政区和准政区的层级、幅员及边界在不同时期的变迁程度进行了阐述。

该鸿篇巨著在详细考证梳理的同时,也校正了谭图中的一些瑕疵。在诸多混乱政权中,能考据到某月,实属不易,凸显出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该著理论观点明确,亦便于查阅,充分显示出其工具性的一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该著作也是目前学术界有关五代十国政区沿革的最新集大成果,在五代十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和历史地理研究中意义非凡。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