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变量 |
进入方式 | 根据样本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分为2类:0=独资;1=合资 |
控制变量 |
时间截点(T) | 按照1980-2014年间企业数量的发展规律划分为6个时间发展区间:1=1980-1990;2=1991-1995;3=1996-1999;4=2000-2004;5=2005-2009;6=2010-2013 |
行业类型(I) | 将样本企业所在的11个小类行业归类到5个大行业分组: 1=机械类:① 基本金属的制造、② 光学仪器及摄影器材的制造、③ 测量、检测及导航仪器、器具和钟表的制造、④ 其他机械及设备的制造; 2=化学类:① 焦煤及精练石油产品的制造、② 化学品和化学产品的制造; 3=电子电器类:① 电气设备的制造、② 电子制造; 4=交通运输类:① 机动车辆、挂车和半挂车的制造、② 其他运输设备的制造; 5=医药类:基础原药和药品制剂的制造 |
进入区位(L) | 按样本企业的进驻城市进行分区:1=京津唐(北京、天津、吉林、辽宁);2=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武汉);3=珠三角(广东) |
区位变量 |
人力资本水平(HC) | 衡量地区劳动力素质水平的变量,以教育年限法[15](进入区位的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均值)核算 |
行业专业化水平(SPE) | 反映进驻城市与样本企业相对应行业发展水平的变量,以企业进入时间点对应行业的工业产值占进入城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来核算 |
外商直接投资存量(FDI) | 衡量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的变量,以进入区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单位:亿美元)表示 |
万人专利授权量(PATENT) | 衡量地方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变量,采用进入区位每万人专利授权量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