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2017 , 72 (6): 1104-111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6012

交通物流与旅游地理

丽江古城慢活地方性的呈现与形成

白凯12, 胡宪洋1, 吕洋洋1, 杜涛3

1.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 710119
2. 陕西省旅游信息化工程实验室,西安 710119
3.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西安 710128

Study on the identity with placeness of slow living in Lijiang

BAI Kai12, HU Xianyang1, LV Yangyang1, DU Tao3

1.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19, China
2. Shaanxi Tourism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Laboratory, Xi'an 710119, China
3. School of Tourism,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Xi'an 710128, China

收稿日期: 2016-07-30

修回日期:  2017-02-3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6-25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学报》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44, 41271157)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白凯(1974-), 男, 陕西西安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6543M), 主要从事文化地理和旅游行为研究。E-mail: bkshaanxi@163.com

展开

摘要

慢活的空间体验与追寻是人们对当代社会“束缚与压抑”的抵抗和逃避,其为特定区域的地方性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实证案例。本文以丽江古城为研究案例地,基于对原住民、外来经营者、旅游者和政府管理人员的访谈资料,同时以网络日志为分析文本,在构建地方性呈现与形成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外部认同的角度对丽江慢活地方性特质呈现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丽江古城慢活地方性的具体维度可由区位、场所、地方感加以呈现,其中,区位包括比较区位与现实区位,场所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空间与社交活动,地方感则包括情感与延续行为。丽江古城慢活的地方性形成来源于多元主体的共同建构,其中,原住民经由历史及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慢活理念是丽江古城慢活的精神本底,这种地方性特质被外来经营者加以营造和推广,使慢活特质得以强化并成为地方性表征,这同时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在旅游者的认同助推下更为显化,三个主体的共同作用使慢活特质成为丽江古城不可或缺的地方性构成。此外,本文还对旅游场域下地方性的特殊性与不同范式下的地方性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慢活 ; 地方理论 ; 地方性认同 ; 形成机制 ; 丽江

Abstract

Recently, people start to seek and experience space of slow living to resist and escape from the "constraint and pressure" caused by modern society. This becomes evident in some particular areas and provides empirical cases to extend the placeness theory. By selecting the Old Town of Lijiang as a case study, this research aims primarily to explore the manifest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placeness feature of Lijiang from multiple identities. The data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of natives, non-native operators, tourist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content analyses of web-blo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location, locale and sense of place, jointly build up the dimensions of identity with placeness of slow living in the Old Town of Lijiang. To be more specific, location includes relative location and absolute location; locale comprises external environment, internal space and social activity; and sense of place consists of two dimensions of affection and continued behavior. This study has indicated that identity with placeness of slow living in Lijiang is established by multiple subjects. Natives' slow living philosophy, which ha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history and 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lifestyle in the Old Town of Lijiang; non-native operators popularize the placeness feature and reinforce it to be a place character; at the same time such place character can satisfy tourists' needs and it is further promoted due to tourists' identity with the Old Town. Therefore,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se three subjects has made slow living an indispensable feature of placeness in Lijiang. In addition, the paper has demonstrated the unique features in the touristic place,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dentity with placeness under different paradigms.

Keywords: slow living ; placeness theory ; identity with placeness ; formation mechanism ; Lijiang

0

PDF (113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白凯, 胡宪洋, 吕洋洋, 杜涛. 丽江古城慢活地方性的呈现与形成[J]. , 2017, 72(6): 1104-111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6012

BAI Kai, HU Xianyang, LV Yangyang, DU Tao. Study on the identity with placeness of slow living in Lijiang[J]. 地理学报, 2017, 72(6): 1104-111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6012

1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全面融入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之中,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对速度和效率的崇拜推动着快文化成为一种霸权,无形中成为都市生活的常态。然而在这种高压的快节奏下,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时间的牺牲品,身体亚健康、人情关系疏离、生活索然无味频繁出现。诸如此类的社会现实无不映射出现代性带来主体自由的同时,也更多造成了社会的束缚与压抑[1]。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的社会导向无法实现人们心灵的充实与情感的满足[2],“游离”的人群在探寻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方式[1]。适逢,慢活作为一种新的生活形态开始崛起,其是对“快”的回应,也是对于渴望“有时间去从事有意义事情”的一种理性响应[3]。它虽然尚不能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趋势,但其思维却逐渐在生活的各种层面渗透萌生。“慢食”、“慢城”、“慢游”等“慢”的思想和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充盈与传播,重塑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4]

人的“存在”与精神世界不可脱离物质世界的体验与实践[5],因此主体的慢活需要以特定的空间为载体。慢活意味着现代性下人地之间特殊的互动形式,承载“慢活”的空间也就成为人的经验、情感与意向的空间。人本主义地理学者认为特定的空间被赋予价值后就变成了地方[6],此时客观的物理意义及主观的情感意义合力构成了该地方的地方性[7]。被知名学者约瑟夫·洛克称为“梦中天堂”的丽江古城,以“慢节奏生活”闻名于世,在这里当地居民、外来经营者与旅游者共同参与并沉浸在慢活之中,这恰好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研究场域。为此,本文选取丽江古城为案例地,从外部认同对丽江慢活的地方性特质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力图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与完善地方与地方性理论的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为民族旅游地的地方性特质保持提供科学参考与发展借鉴。

2 分析框架

地方性的概念源于地方理论,其可以从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进行解读。虽然结构主义聚焦地理事务的整体性与内部结构,而人本主义强调地方性对于主体的情感意义[8],但二者均认同地方性是特定时间与空间跨度中的地方特征[9],认为从时间维度来说,地方性源于地方的历史文化脉络,随地方的发展而呈现一定的时间结构;从空间维度来讲,地方的特殊性正是因为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才得以凸显,在不同文化区的相互交融碰撞中,地方性的变化也呈现出一定的空间规律。有研究指出,地方性是变动中的社会建构,也是历史一致性的保持,其是内外部群体在互动中实现的,展现了地方最为核心的本质[10]。地方性来自于主体的地理认同[11],因此地方性认同形成于地方性建构过程之中,是对地方特殊性的情感偏好与情感满足。虽然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地方性认同在时序与层次上存在明显分异,但地方性认同所展现的主体对客体的情感连接是一直存在的。

针对地方的分析框架,阿格纽(John Agnew)提出了地方三元结构——区位(location)、场所(locale)、地方感(sense of place)。其中,区位即物理意义上事物所在的位置,强调了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场所是社会关系建构所依赖的环境,更为侧重社会的互动;而地方感指人对地方主观或情感上的依附,聚焦于人与地方之间的情感连结。阿格纽尤为强调地方感,并认为在当今世界不断麦当劳化的趋势下,地方感实际是在不断强化的,而非弱化[12]。对于地方的建构,阿格纽指出一方面地方要抽象化于受权力组织所支配的网络或坐标系,另一方面需要涉及主体于空间中的生活经验与活动实践。因此,地方代表了行为主体与特定空间中人和物的关联[12]。这一框架植根于结构主义,强调地方是地理情境下主体对社会结构的质询[12],其中区位关注区域地理与自然条件的差别,场所则呈现了区域间人与社会相互关联的功能需要;同时这一框架又富有人本主义色彩,关注物质世界上人的情感意义,核心维度地方感不仅明确勾勒出地方作为“有意义区位”的三个基本维度,而且也恰当回应了人文地理学者所提出的地方意涵。

针对地方性的形成的理论问题,奥瑞(Marc Augé)较为清晰地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地方性来自地方的一个分层/再分层(stratification/restratification)和去层(destratification)过程[13]。地方和非地方是相对的两极,第一个是永远无法完全消除,第二个是不能彻底完成。地方结构是多维的,且高度分层,“去层”伴随“分层”,并使地方向非地方转换;当地方在某一个空间中频繁出现,分层过程使地方关系加以确立,这时所产生的某一空间中的内在“品质”,即为这个地方的地方性。这一分析方法揭示了地方性的形成过程,而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因此,结合地方性的具体内涵以及阿格纽与奥瑞的理论论述,本文通过融合二者形成地方性的呈现与形成机制分析框架(图1)。这一框架中,非地方通过不断的分层与再分层形成地方,高度分层的地方则借由区位、场所与地方感三个维度具体展现,而地方性理论与地方理论的一脉相承,使得其完全可以依托这三个维度加以呈现。借助这一框架研究实现了结构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有效契合:通过访谈获取不同群体对慢活地方性的认同程度,以明晰其情感需要;借由文本分析与访谈资料探讨丽江古城与外界的社会关联,以阐明内外不同群体的功能关系。

图1   地方性形成分析框架

Fig. 1   Framework of placeness formation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选取丽江为案例地,笔者于2013年6月28日至8月8日第一次进入案例地,主要进行案例地的全面了解和聚焦研究视角。第一周初步收集案例地相关文献资料,并根据随机访谈结果调整访谈提纲,确立访谈对象。随后围绕“丽江古城的地方性及地方认同”展开具体的访谈调研,并聚焦丽江古城“慢活”这一地方特质,进一步扩展访谈提纲。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慢活并无明确的理论界定,而“慢”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于案例地丽江古城来说,作为一个旅游社区,旅游域本身就充斥着一种慢、悠闲的想象与氛围。另外,慢也因人而异,而且通常与“闲”挂钩。因此,在研究对象的界定和选择上,笔者会挑选有空闲时间的当地原住民、外来经营者,在客栈发呆、闲聊,在公共休息场所休息或者咖啡店等休闲场所闲坐的旅游者进行访谈。共计访谈原住民35人、外来经营者21人、旅游者32人、政府管理人员2人。2014年12月24日-2015年1月5日,笔者第二次进入案例地,重点聚焦丽江古城的“慢活”进行补充调研,共完成访谈15人,分别包括当地原住民2人,外来经营者6人,旅游者7人。两次访谈录音和现场记录共形成累计15.75万字的文字稿。

此外,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单一资料的不足与偏颇,笔者还在TripAdvisor上逐条搜集2012年7月-2015年7月间旅游者对于丽江古城的评论,作为研究分析的补充材料,以供后期理论饱和度检验之用。根据前文对慢活相关理论的阐述,笔者在分析文本资料前,对这些文本资料借由以下标准进行筛选:① 评论者肯定/提及丽江古城的慢活;② 评论者在丽江古城有慢活/悠闲的感受。最后共收集含有“慢生活、慢节奏、悠闲”等字眼的可用资料56条。

依据上述收集的文本和资料,本文采用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analysis)研究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扎根理论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由美国社会学家格拉泽和斯特劳斯(Glaser & Strauss)所创,它是“经由系统化的资料搜集与分析,发掘、发展,并已暂时被验证的理论”[14]。扎根理论是一种自上而下认识世界的仿真过程和研究过程,即在系统收集资料基础上,寻求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15],注重“发现逻辑”而非“验证逻辑”[16]。开放式、主轴式和选择式编码是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方法。扎根理论借此在原始资料中建立概念、范畴和假设。本文将依次采用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等步骤,对访谈文本和网络评论内容料进行编码分析,藉此来实现外部认同的地方性呈现。

3.2 案例地概况

丽江古城是云南省丽江市的古城区,位于滇、川、藏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100°14'E、26°53'N,海拔2416 m。丽江地处南部农耕经济与北部游牧经济的交汇处,是诸多民族和不同文化并存交汇的空间。除了居住在其北部的藏族和南部的白族,还有彝族、回族、傈僳族、普米族等在此定居。不同的民族文化交汇碰撞,构成了丽江独特的文化背景[17]。古城从城镇的整体布局到民居的形式,以及建筑用料、工艺装饰、环境等方面,均完好地保存古代风貌,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民情,其一度被称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著名旅游城市。

丽江的发展过程有三次明显的社会转型,其中第一次转型发生在元代,实现了从牧到农,从山到坝的转变;清代改土归流形成其第二次转型:从武到文,从乡到镇;而第三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始于丽江旅游业的兴起,使得丽江直接跨越到依赖第三产业的发展期,也使得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997年成功申遗后,丽江古城不再是“遥远的所在”,而成为海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胜地。为了迎合旅游的发展需要,丽江古城逐渐形成了与旅游相适应的“新秩序”,当地原住民大多选择搬出古城居住,外来经营者成为古城的新主体,大量的商业经营场所涌入古城,原住民居院落改造成客栈,与旅游相关的经营(旅游纪念品店、酒吧等休闲场所)逐渐成为丽江商业活动的主体,整个古城的街巷布局和空间结构都更加契合旅游者的需求。此外,丽江的旅游形象定位与宣传口号中也常以慢活为主题,多种因素综合促成丽江悠闲、慢活的氛围。

4 慢活的呈现

4.1 维度分析

文本资料的诠释与分析是访谈法作为质性研究的关键,而意义分类(meaning categorization)是重要的分析方法与步骤,也是进一步深入分析的基础[18]。分类即是通过一层层的访谈编码呈现的过程。编码的基本原则在于对资料进行持续的比较,从中撷取主题(themes)、建立范畴(categories),从而使得研究者可以提炼出“接近真实世界、内容丰富、统合完整、具解释力的理论”[19]。本文所设定的编码规则为“主体类型—主体序号”的形式,其中主体类型中I代表原住民,O代表外来经营者,T代表旅游者,M代表政府管理人员。本文在整理原始访谈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逐次呈现丽江古城慢活这一地方性的维度框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1)开放式编码。该步骤由笔者和另一位研究生同时进行,商定后交由一位文化地理学者进行补充修正。操作时先初步浏览访谈内容,在没有预设的前提下,采用开放的态度,在原始资料中找出慢活与丽江古城地方关联、慢活成因、被访谈者慢活感受、慢活活动等相关描述,并加以标记,进行原始资料的开放式编码。编码过程中,依次根据句子原意初步提取概念,再对这些概念进行逐条命名,最终获取26个概念。本文仅对部分编码结果作展示(表1)。

表1   开放式编码举例

Tab. 1   Examples of open coding

资料编码对应访谈文本资料示例概念提取概念命名
T14丽江本身是一个中转站,去香格里拉,去泸沽湖,都会经过这里,甚至这里离大理也比较近,也会捎带来这里。地处山区,相对闭塞地理区位
I02古城的整体氛围就是安逸、舒适、慵懒、慢悠悠。整体氛围慢整体氛围
T11整个古城都是青石板铺就,小桥流水,感觉很古朴自然。街道路面街巷设计
……………………
T10这地方的几个标签很好,像聊天、发呆、晒太阳。这就是告诉人们,你来这里可以得到什么,可以发呆、可以晒太阳。慢标签慢标识
O09陌生人之间见面没有利益关系,挺单纯的,来这结识几个朋友,挺好的。社交较为单纯社交氛围
T12在这里走路都是慢悠悠的,我觉得在这儿坐着,哪儿也不去,发发呆就挺好。听到自己喜欢的歌(四方街北面酒吧“樱花屋金”、“天空之城”一直都有驻唱歌手在唱歌,因为这些酒吧都是开放式的,因此在四方街上可以听的很清楚),我就会一直坐在这里,感觉挺好的。走路慢,闲坐、听歌、发呆慢活动
……………………
T07这里明显比较放松,感觉很舒服,比较惬意。放松、舒服惬意
T01(清晨早起的时候)我一个人走着,那种青石板路、很安静,一个人撑着一把伞,那种想象中的感觉都回来了。清晨漫步感觉很好享受
O16丽江是一个来了都不想走的地方,虽然你人离开了,但是心可能还留在这里。让人流连忘返怀念

新窗口打开

(2)主轴式编码。重新审视已经标记的概念命名,将已分割的概念名称聚类分析,在不同范畴间建立联系,逐一归类,形成潜在的脉络。在范畴归类与逻辑梳理后,本文划出比较区位、现实区位、外部环境、内部空间、社交活动、情感、延续行为等7个范畴(表2)。

表2   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

Tab. 2   Axial coding and selective coding

选择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开放式编码提取的范畴
区位比较区位远离城市
现实区位地理区位
自然地形
交通条件
历史演变
场所外部环境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整体氛围
内部空间街巷设计
街道布局
休闲场所
建筑装饰
慢标识
社交活动交友平台
社交氛围
人际交流
慢活动
地方感情感印象
惬意
享受
喜欢
怀念
延续行为停留
居住
定居
推荐

新窗口打开

(3)选择式编码。进一步建立上述范畴之间的联系,通过两次编码的范畴提取与深入考察分析,同时结合原始资料进行反复比较,将这7个分类进一步归并到3个核心维度中:区位、场所、地方感,以此来形成丽江古城慢活的地方性维度(表2)。

整个编码的过程中,不断循环反复地进行文本资料的选取、概念的提取与命名、范畴的归并等,直至编码没有新的概念出现。其后,为进一步检验理论是否饱和,本文对TripAdvisor网站所收集的评论进行编码分析发现,范畴间未发现新的因子,说明丽江的慢活地方性特质全部涵盖在上述范畴当中。

4.2 地方性呈现

4.2.1 区位:慢活的地方基础 提到地方,首先关注的是其地理位置,而“地方”一词在日常用语中也常常用来单指区位[20]。对于一个慢活之地而言,独特的区位特质无疑是慢活形成的地方基础。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丽江古城,对于中国的大部分城市而言,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历史上被称为“被遗忘的王国”,甚至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出版的世界地图上还找不到它的标识[21]。正是这样一个僻远、偏居而相对封闭的位置,才使得当地的原始自然形态和生活方式得以稳定保留,更使得这份自守的稳定深深嵌入丽江原住民的性格深处:智慧、沉着、稳健、迟慢、古拙、恋乡、易于满足、小富即安[21]

“特殊的地域也会造成特殊的局限性……云南这个地区本身山多,比较闭塞。从历史上来说,丽江一直都算比较安定的,人们没有太多的危机感,像历史上忽必烈南下啊、朱元璋那些,还有日本人也是,只到了腾冲,就没有到丽江。所以老百姓的心态一直是比较平和的那种,安于知足,虽然旅游发展后,受汉化影响也比较大,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可能强了些,但是性格上仍保留以前。”(I10)

除了地理位置的相对偏僻,丽江古城所处的独特地形地貌也给“慢活”创设了天然条件,2400多m的海拔造就了这里舒适的高原气候,“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而且海拔不是很高,一般来说九成以上的人来这里不会有反应”(O16),“海拔本身较高嘛,想走快也难”(I02)。同西藏的拉萨类似,高原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性会普遍放慢,与沿海省市的快节奏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相比现实区位条件,“区位”往往通过对比才能凸显优势。于长居此地的居民而言,这里的一切因为习惯而失去了敏感度,在他们眼中,可能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是普通寻常的,无所谓“慢活”,但是走出之后,就会有明显反差。

“其实这个慢对于我们本地人来说,生活久了,一直都是这样,感受也不是很明显,也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特色,但是出去之后再回来,就有感觉了……去昆明坐那里的公交车,就跟打仗一样,而我们这里的公交车都是到站后,(乘客)才从椅子上慢慢起来,走到门口下去,而其他城市基本都是快到站时就赶紧往门口挤。”(I10)

后现代社会中,区位是一个有行动意义的动态空间概念,是“此地方”与“他地方”的差别,是一种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22]。丽江慢活地方性形成过程中,“此地方”以地理位置和天然环境构成现实区位,即丽江古城固定于地理坐标之上的物质存在;而作为“他地方”的丽江古城区位则表达出一种人与环境间的慢活情感依附[23],是把人自身作为参考系的比较区位,这种比较区位建构于外部群体的情感依恋与地方认同之上。当人置于丽江古城时,身体的移动不仅带来了地理位置的改变,也带来了心理位置的变化。每一个主体代表着自己的“慢活”坐标,此时地理区位已成为既定的物质存在,主体的区位融合了情感、交互和经验。也因此,正是源于主体所赋予区位的意义,现实区位才会出现主体性转向,突破固化的区位封闭,“慢活”从地方的慢存在走向主体的慢生活。总体而言,独特的区位特质造就了这个既可以逃离现代城市的枯燥忙碌,又不至于处于完全原始的场域之中,这也成为慢活的地方基础,而旅游的开发,虽然打开了其相对封闭的格局,但依然是便于逃离城市生活之地,让旅游者可以在“慢”与“活”的相对位置中易于转换。

4.2.2 场所:慢活的地方展演与体验方式 场所是由具有物质、形态、质感等具体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其实质是为社会互动提供物质载体,因此与其说场所是“物质的”,不如说其是“关系的综合”。对于“慢活”场所的建构,环境(地方)和主体(人)互为本底,互动与关系是场所形成的基本条件。场所建构过程中,环境(地方)和主体(人)的互动是二者沟通的必要手段与方式,促进了人们对慢环境或慢氛围的生产与融入;而主体(人)与主体(人)间关系的建立与增进则突破了场所物质性的限制,使外部环境、内部空间与社交活动进行了有效组合,使丽江古城的“慢活”场所成为了“关系的综合”。对古城而言,其独特的场所特质是慢活这一地方性的具体展演,同时也是外来居民和旅游者能够体验慢活的具体环境和方式。

丽江独特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为社会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外部环境是一个地方的外在展现,也是地方性的表面特质,其整体的视觉魅力是当地的自然、地貌、文化、产业等共同建构而成,具有显著的地方特性。古城沉浸在一种“古”的氛围之中,让人们感觉时间的缓逝,不自觉地放慢生活步调,人与社会的互动也变的温和了——“慢活”已经成为一种内化的生活习性。而至于内部空间,其是“慢活”空间的现实落脚点。慢活重在“活”,即要透过人与空间的深层互动,才能深度了解该地的慢生活。历史古城本身即是经由时间积累而形成的生活空间,随处可见宣扬悠闲慢生活的符号与标识——聊天、发呆、做梦、烤太阳,种种舒适的空间,“让我们自在与舒适地面对这个世界”。

场所更为突出的作用是提供社交活动的场域。地方不仅是一个抽象的空间,更由于人文活动的作用而被赋予更多的精神与价值,这种日常活动所蕴含的地方精神才是地方真正吸引人的核心所在。慢活的体验不仅在于场所的外在空间,更要经由地方活动的参与和人与人的联系,才能体会到其核心意涵。作为一个民族旅游社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丽江古城一直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地方,“对于纳西人来说,我们认为只要是没有坏处的,都还是可以接受和学习的,所以能这么好地发展下去”(I03)。而在全球化及旅游业的影响下,外来居民和旅游者的不断融入,反而使得古城的包容和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放大。

古城中现多为外来经营者,由于古城空间面积整体较小,这些经营者的社交圈也相对有限,除了周围熟识的其他经营者,还会和当地居民有一定的交往。少数民族的朴实、热情与好客加深了他们对这个地方的喜欢与留恋,在访谈过程中,大都提及与当地居民很容易相处。

“最近这个月(12月)他们都会举办过年庆祝,也会邀请我们去,只要是他的朋友,不去了他们会不高兴。他们很诚恳,不像城市里目的性很强,你去了他们都会很开心。”(O14)

而对于外来旅游者来说,这种包容的精神也影响了其在丽江的旅游体验,使得旅游者在这里变得更加从容与放松。正如一个旅游者所言,“其实有时觉得在家里待和在这里待的区别,更多的不是这里的景色,而是这里的人,和你相处的人,其实这也正是旅行的最大意义”(T08)。丽江古城之所以能吸引旅游者停留,甚至数次重游,静心体验这里的慢活,归根还是源于这种舒心、包容开放的场所氛围和精神。

丽江古城“慢”意象的建立,强调的是以整体环境为外在联系,经由内部空间的深入了解和体验来感受古城“慢”的氛围,同时透过地方活动的参与和人与人的联系来加深对场所精神的认识,进一步产生慢活的认同感。

4.2.3 地方感:慢活的地方依恋与延续 地方区别于空间的重要因素就是因为人所赋予的地方情感或者意义[22-25]。地方是主体性的空间,人的切身经验与地方连结是极为重要的,对人而言,在此生活,进而产生共同的经验与记忆,也因此对该地具有难舍难分的感情寄托,甚至如家一般具有强烈的“扎根性”。如Agnew所言,地方感是人对于地方主观和情感上的依附,即地方对于人的价值、归属和意义所在[26],个人的地方经验不同,其地方感也有所差异。

对原住民而言,丽江古城本身就是其乡土(homeland)所在,是可以直接经验、生活其中的地方[27],有着根深蒂固的地方感[28]。慢活已经是一种内化的生活方式,历经历史的延续,渗透于日常生活细节而成为一种习惯性存在,因此其地方依恋感最为深厚。调研中为数不多仍居于古城中的家庭,正是出于这份依恋而不愿离开。

而对于外来居民和旅游者来说,远离故土与熟悉的人群,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喜欢、停留、居住,甚至长久定居,无疑表明对这个地方生活方式的认同与依恋。随着个人切身经验的融入,熟识朋友的增加,丽江古城已经并非是一个与己无关紧要的公共空间,而是经由情感转换成了一种怀念、记忆或分享所在。在访谈过程中,提及为何选择来此生活或旅游,大多数经营者和旅游者都会提及对这里慢活的享受和依恋。

“这个地方我来过很多次了,每次要来之前和朋友说,很多朋友就说‘你又回老家了’。虽然这里不是我的老家,但是给我感觉一直很亲切,真的非常喜欢这里。我觉得时间过得真快,上次来时的景象还在眼前呢。”(T17)

城市中快节奏的生活让人疲于奔命而忽视生活中的很多美好,找寻不到生活的真正乐趣和意义所在。而“慢活”正是对此的一种反对与抵制,希冀从中找寻到生活的平衡和身心的平衡,这也正是其根本意义所在。

“生活节奏慢了,你会有时间去思考,感受生活的真正意义,你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像在大城市里面,每天下班都那么累,怎么会有心情去思考呢?”(T15)

总而言之,虽然多元群体在丽江古城的在地经验和认知程度有所不同,但是从文本分析的整体结果来看,丽江古城慢活这一地方性呈现为区位、场所、地方感三个主要维度以及具体呈现的比较区位、现实区位、外部环境、内部空间、社交活动、情感和延续行为7个次要维度。其中,独特的区位特质造就了其慢活的地方基础,而由外部环境、内部空间和社交活动的层层展演和体验,加深了对古城慢活的具体感受和认识。地方感是慢活的地方依恋与延续,也是对慢活的深层认同(图2)。

图2   丽江慢活的维度

Fig. 2   The dimensions of slow living in Lijiang

5 慢活的形成机制

作为一个政府主导型的民族旅游社区,丽江古城固有的社会结构与空间格局在旅游业的发展政策下被打破,而成为一个崭新的旅游场域。随着外来居民的日益增加及旅游业的持续刺激,旅游市场及资本利益的强力驱动使得当地原住民乐于接受改变,主动与外来经营者置换空间,退出古城居住。虽然原住民的流出使得古城的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然而慢活的精神理念却得以保留,并不断影响着来此经商的外来居民和到访的旅游者。而旅游场域本身就充斥着一种悠闲与慢活,在这种大的环境氛围下,原住民所赋予古城的慢活理念在这三个群体中得以更好地传递下去。具体而言,原住民经由历史及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慢活理念是丽江古城慢活的精神本底,也是“慢活”之源;而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丽江古城的慢活地方性特质又被外来经营者加以营造和推广,使慢活特质得以强化并成为丽江古城最为鲜活的地方性特征;而到访丽江古城的旅游者,其动机多为休闲度假,“慢”的需求日益显著,丽江古城的慢活特质也恰好迎合了他们的旅游需求,这使得丽江古城的慢活特质在旅游者的认同助推下更为显化,也使慢活特质成为丽江古城不可或缺的地方性构成。

5.1 慢理念:地方性的精神本底

丽江在旅游开发之前,是一个遥远寂静的边陲小镇,少有外来群体的涉足。而古城区中主要聚居的纳西族人,也一直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安居乐业。在顾彼得所著的《被遗忘的王国》中,曾写到“没有一个纳西族想过离开丽江坝,即使那些见过上海、香港、加尔各答霓虹灯的光辉的人,也总想回丽江生活”[29]。由此可见,在丽江古城真正与现代化接触之前,其文化本底一直是一个“不喜欢热闹”的文化,而承载着这些文化的人也只是自得其乐地与自家的亲戚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30]

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和舒适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百姓心态的平和与缓慢,也使得慢活成为一种自然形成的内化的生活方式,世代相生相传。笔者所访谈的当地居民,大多表示“纳西大部分人都比较懒,比较容易满足”。正是因为这种“懒”,使得他们的生活状态极为闲适,而内心也相对平和。回归慢活的缘起,正是出于对城市快节奏的抵制,对于紧张、压力的一种反对与释放。慢活思想归根就是要寻求一种快与慢的平衡,即在平衡好生活和工作的前提下,以正确的速度来达到内心平衡的状态。相对于现代城市文明的高速生活,虽然古城原住居民的经济状况并不富足,但是他们内心的富足也许远大于物质欲求。虽然古城在开发旅游后,大量原住民搬出古城,但是慢活的状态却一直在古城延续,成为古城慢活的精神本底。

丽江就特别休闲,无忧无虑,包括上班,都是比其他地晚一个小时。从历史上来看,纳西族的文化史,男人是琴棋书画烟酒茶,就是喝喝茶,打打麻将,喝喝酒,你看(现在)忠义市场上搞经营赚钱的还都是女的。在大的环境影响下,这种文化在慢慢延续。(O14)

5.2 慢营造:地方性表征的强化

丽江旅游兴起之初,知晓的人并不多。最早在此定居的一部分外来经营者,实际都是来丽江休闲的旅游者,因为喜欢上这里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慢节奏生活状态,才定居此地。此类群体在一些研究中也被称之为生活方式移民、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主等[31-33],而这种移民在国外较为常见,如法国乡村地区的英国移民[33]、西班牙地中海沿岸的北欧移民[34]、澳大利亚的城郊移民[35]等,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暂时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其基本动机与体验与丽江古城的主体大为类似。用外来经营者的话来说,“我们就是来讨一份生活的”(O04)。在古城原住民的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他们欣然享受这里的慢活状态,并很快融入其中。

而伴随着旅游的发展,丽江声名大噪,涌入的群体越来越多。为了保护当地文化,丽江政府成立了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并出台《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为后续的保护与整治提供了法律依据,尤其对纳西文化、东巴文化等非物质进行抢救和传承,慢活作为其重要特征得以延续。此外,政府还以“慢生活”为主题进行旅游推介,大力倡导与支持慢生活为主题的企业经营,为经营者后续的慢营造提供了支撑。丽江不仅属于当地居民、政府与先入的移民,更属于后续纷繁沓来的外来居民及旅游者,古城的空间结构也在外来群体及异质文化的作用下不断变化。为了吸引更多旅游者的到来,外来经营者将慢活作为古城的一张名片,大力营造整个古城的慢氛围,使原本内化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显化的地方性表征。古城中的休闲场所日益增多,各种“吧”、特色店铺相继出现。而在别具一格的装修中,可以发现必不可少的元素就是:鲜花、摇椅及写着各种有关休闲慢活的DIY招牌——发呆、聊天、烤太阳、品茗、读书……无疑,这些元素将这个丽江古城融入进一种轻松、悠闲、慢活的氛围之中,如一种“集市效应”,让来此的旅游者于不知觉中会被这里的慢活氛围所感染,照着这里的“慢标签”去体验整个古城。于一些旅游者而言,“丽江就是外地人营造的一个慢生活城市”(T01)。

“鲜花、摇椅、阳光……”代表着丽江的“慢”,这是一种基于本底要素之上的意指实践,突出了丽江地方性表征的符号化赋意与符号呈现。从这一层面来看,“慢标签”只是丽江地方性营造的一部分,“慢元素”、“慢体验”等将会共同强化丽江的地方性表征。如Hall所言,表征就是将人们内心真实表达出来的外在事物[36],这种“表达”需要非表征,或者说凌驾于表征之上的“超越表征”加以映衬,其核心是一种以非语言或人的实践行为对地方的塑造[37-38],超越于外在事物基础之上的生活实践。丽江的“慢标签”体现的是物质上的地方性表征,其缺少了对“人”思考。事实上,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慢营造”应该是要表达人的真实内心、人的生活形态、人的社交关系,这也是丽江“慢活”地方性的非表征实践。“慵懒、打牌、喝茶、社交……”这些元素更符合人的内心对慢的追求,既是对表征的超越,也是对“慢活”提升。因此,从丽江地方性表征和非表征(超越表征)视角分析,“慢营造”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从元素到人心的提升过程(表3)。

表3   “慢营造”的地方性表征与非表征

Tab.3   Placeness representation and non-representation of "slow-making"

构成慢营造
表征非表征
内涵物质或精神本底要素的符号化呈现非语言或人的实践行为对地方的塑造
方向确定性不确定性
形式地理环境:高原地形、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远离大都市……
历史与人文环境:历史演变、纳西民居、特色小店、民族工艺、慢标识……
日常生活实践:慵懒、聊天、喝茶、晒太阳、社交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友好、热情好客、包容开放……

新窗口打开

5.3 慢体验:地方性感知与认同

现代性的飞速发展,与之相应的最大后果便是城市化。其所裹挟的生活环境中,噪音、污染、高压、快节奏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负,于是逃离成为多数人的内心渴望与需求。丽江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更接近真实,更生活化的场域,恰好满足了人们这样一个逃避的需求。

“年初的时候实在厌倦了,决定来这儿的,听说这里很静,很舒服,比较慢生活,是一个可以逃离、疗伤的地方。”(T08)

在后现代旅游中,对传统大众旅游的抵制愈加明显,旅游者普遍倾向于入住别具特色的旅舍、客栈,品尝当地小吃,购买特色手工艺品等,总体而言,其追求的是一种非标准化的、与自然相关的、真实而深度的旅游体验。丽江古城的慢活提供的恰是这样一种深度体验、深度感受的方式:漫步古城的青石板路、入住舒适宜人的客栈、在充满阳光的院落中看书品茗、抑或与偶遇的旅游者闲聊交友,这是丽江古城所倡导的慢游慢行的旅游方式,也是来这里的旅游者所喜欢和认同的旅游方式。

“可能来这儿的人都是抱着这种心态来的,就是整体感觉还不错,人也不是说像大城里里面吃完了就走,这里面就是慢悠悠地。”(T02)

慢活在丽江古城中传递给旅游者的主要途径就是慢氛围。如前文所述,古城的外来经营者在大力营造古城的慢氛围,而整个古城在旅游场域这样的大环境中,旅游者自然而然会被这种慢氛围所感染。谢彦君在阐述旅游体验时经常会提到旅游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39],曾引用格拉伯恩(Graburn)的几句话来举例,“如果一个人到一个著名的地方长途旅游或者去拜访那些奇异民族,在那样一种迷人环境中,即使一种与平常无异的活动,如在花园里进餐,也会含有旅游的魅力,尽管他所吃的食物和饮料和平常在家里吃的是一样的”。借用其所阐述的旅游氛围情境的作用,实则也可以很好地理解为何在家里“发呆”和在古城“发呆”是两种不同的心境和感受。对于旅游者而言,“丽江就是花钱来买一种慢气氛、慢生活”(T01),如果可以获得很好地慢活体验,那么这趟旅行的价值也就实现了。

综上所述,丽江古城的慢活是在当地原住民、外来经营者和旅游者的共同创造下形成的,即在地方内外部群体的共同认同下,地方经历着不断地分层与再分层,原有的地方性发生了一定的建构与重构,而成为一种新的地方性,这也回应了奥瑞的地方性理论[40]。其中,原住民由于根在古城,古城地方性的主体精神也源自其历史积淀和智慧结晶,慢活的精神本底也来源于此;而外来经营者和旅游者作为古城的外部群体,在自身利益和需求的刺激下,对古城又在进行不同程度与不同形式的表征和建构,慢活也是二者的共同产物(图3)。

图3   丽江古城慢活的形成机制

Fig. 3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low living in Lijiang

6 结论与讨论

以丽江古城为案例地,采用实地观察、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以阿格纽提出的地方三元结构(区位、场所与地方感)结合奥瑞的地方性形成理论搭建分析框架,探讨了外来经营者、旅游者对丽江古城慢活的地方性认同,分析了丽江古城慢活地方性的形成机制,得到如下结论:① 慢活的地方性认同建构。丽江古城慢活地方性可以由区位、场所、地方感进行呈现,具体呈现维度中,区位包括比较区位与现实区位,场所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空间、社交活动,地方感则包括情感和延续行为等二阶维度。其中,独特的区位特质是慢活的地方基础,场所特质是古城慢活地方性的具体展演和体验方式,地方感则是慢活的地方依恋与延续。② 慢活的形成机制。在旅游场域中,丽江古城慢活的地方性形成来源于多元主体的共同建构。其中,原住民经由历史及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慢活理念是古城慢活的精神本底;旅游发展中,外来经营者对地方性特质加以营造和推广,使其得以强化和鲜活;而旅游者“慢”的需求得以满足,使得丽江古城的慢活特质在其认同助推下更为显化。

对慢活这一地方性认同的探究,有助于深化旅游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性自身的特殊性探讨,即“我者”地方性与“他者”地方性的区别。“地方性”由“地方”发展而来,是一种“主观化的客体”[10]。即个人对地方的经验和融入不同,其所描述和认同的地方性也不一样,因此地方性离不开个人的主体性经验,也就是Gregory所提出的任何地理知识都是想象与主观建构[41]的论断。正是因为地方性的主体性特征,使得旅游地的地方性存在着我者与他者、真实与虚无的层面。对于外来经营者与旅游者,其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会针对当地居民的“慢理念”以及在地经营者的“慢营造”而进行目的地的标签化,这里的标签化是通过语言、符号和象征性意义实现的,此时会形成一种先导印象而带入旅游地去切身验证。但是,相比在目的地切身体验,经由自己的主观认知所形成的地方性而言,前者的地方性实则是一种“他者”的地方性,对于地方的认识仍处于“虚无”层面,而后者才是真正的“我者”的地方性,是经由直接经验感受而来,有自己意义认同在内的地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旅游者地方性认同始于主体空间,经由识觉空间和生活空间,最终止于的仍是主体空间”的结论[10]。此外,外来群体享受慢活的过程,也存在“我者”原本工作伦理与日常时间与现今慢活状态的对比,即通过对内地文化的疏离以及对丽江文化的融合,重构了自身的地方性认同。

至于丽江古城慢活的形成,其是由结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共同促成的,两种机制之间存在着交集[42]。慢活是丽江古城内部群体自身认同的地方性,是居民结合自身历史、经历所建构起来的,呈现出“发呆、聊天、烤太阳”等地方性标签,而外部世界对这一地方性也是认同的,虽然旅游者只能被动选择凝视[43],但其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地方性建构与重构中来,亦即古城与外界形成了结构性关联。两种地方性形成机制的联系点在于:当地居民认同与营造的地方性成为古城与外部联系的介体。在丽江古城,居民自身认同的地方性与外界认同的地方性存在很大的交叠,从而使慢活的地方性更为显化。当然这些被凝视的标签是否能被地方各个群体所认可,还值得商榷。在案例地访谈过程中,慢活也并未被所有旅游者所认可,不少旅游者由于旅游行程的时间安排限制,对古城的体验匆匆而过。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凝视强化了地方性,但只是某些群体的凝视强化。

值得一提的是,丽江古城也存在“快生活”的元素,如麦当劳、旅行团等代表快节奏的主体同样出现在古城之中。然而也正是这些快节奏的映衬,更进一步强化了慢活的地方性。缓慢哲学的中心教义是“慢慢地把事情做好,并藉此享受更多乐趣”[44],这种生活状态反映了人们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过程中对于快节奏生活的焦虑,对于空间上的过多信息及时间上过分切割而感到的焦躁。在古城这个旅游场域当中,“快”与“慢”共存,“匆忙”与“休闲”同在,加之各种“慢活”地方性标签的映衬,强烈的对比更能表征出“慢活”的精神本底。慢活这一地方性,不仅没有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和“快文化”的掺杂而弱化或流逝,反而在这种对比之下愈加显化,呈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台湾学者蔡怡玟也指出超脱于“快”的“慢活”确实能使个体“慢”下来,缓慢与沉稳在时间与空间中延展、流转与沉淀[45]。这同时也有效地证明了现代性背景下,通过富有“慢活”地方性的旅游地的阐释,可以探讨与呈现“缓慢”的空间经验,以及其之于人、地方及存在的价值。

作为实证研究,囿于古城中原住居民数目太少,对样本的选择带来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本文的研究是探索性的,所建构的慢活维度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还需要量表开发等定量研究进行验证。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Qian Junxi, Yang Jing, Zhu Hong.

The construction of placeness and identity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emerging modernity: A case study of Han Chinese "drifters" in Lhasa, Tibet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70(8): 1281-1295.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800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现代性体验是后改革时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一个重要维度.现代性 以工具理性与社会进步作为终极价值取向,强调以理性的方式规划和管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期实现持续的增长、稳定的发展以及财富积累.然而,现代化过程 在赋予人类更大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束缚与压抑.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现代性的束缚,在那些似乎存在于现代性过程之外的、“落后”的地 方重新寻找原真性的生存体验.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本文以长期留居在西藏拉萨的汉族“藏漂”群体为对象,探讨在中国后改革时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会成员如 何实现对现代性的“逃离”.“藏漂”群体的身份认同,其本质是对西藏的地方性的建构.这一过程包含两个维度,即对西藏的地方性的想象与表征,以及在日常生 活的层面对想象的地方性的践行与体验.一方面,“藏漂”通过一系列的表征与话语,将西藏想象为一个与内地在社会文化秩序上截然不同的地方.另一方面,日常 生活中的社会与空间实践,体现了“藏漂”群体对想象的地方性的践行与展演,对文化身份同样起到重要的正反馈作用.研究认为:“藏漂”对现代性的体验,反映 了现代社会内在的矛盾,而“藏漂”对地方性的建构与体验,对理解“他者”与“我者”之间复杂的社会与文化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钱俊希, 杨槿, 朱竑.

现代性语境下地方性与身份认同的建构: 以拉萨“藏漂”群体为例

. 地理学报, 2015, 70(8): 1281-1295.]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800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现代性体验是后改革时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的一个重要维度.现代性 以工具理性与社会进步作为终极价值取向,强调以理性的方式规划和管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期实现持续的增长、稳定的发展以及财富积累.然而,现代化过程 在赋予人类更大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束缚与压抑.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现代性的束缚,在那些似乎存在于现代性过程之外的、“落后”的地 方重新寻找原真性的生存体验.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本文以长期留居在西藏拉萨的汉族“藏漂”群体为对象,探讨在中国后改革时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会成员如 何实现对现代性的“逃离”.“藏漂”群体的身份认同,其本质是对西藏的地方性的建构.这一过程包含两个维度,即对西藏的地方性的想象与表征,以及在日常生 活的层面对想象的地方性的践行与体验.一方面,“藏漂”通过一系列的表征与话语,将西藏想象为一个与内地在社会文化秩序上截然不同的地方.另一方面,日常 生活中的社会与空间实践,体现了“藏漂”群体对想象的地方性的践行与展演,对文化身份同样起到重要的正反馈作用.研究认为:“藏漂”对现代性的体验,反映 了现代社会内在的矛盾,而“藏漂”对地方性的建构与体验,对理解“他者”与“我者”之间复杂的社会与文化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 Rabinbach A.

Heidegger's letter on humanism as text and event

. New German Critique, 1994, 62: 3-38.

https://doi.org/10.2307/4885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heidegger's letter on humanism as text and event
[3] Parkins W B.

Out of time: Fast subject and slow living

. Time Society, 2004, 13(2): 363-382.

https://doi.org/10.1177/0961463X0404566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Slow living involves the conscious negotiation of the different temporalities which make up our everyday lives, deriving from a commitment to occupy time more attentively.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significance of time in practices of slow living and the imbrication of time and speed in notions of ‘slowness’ where slowness is constructed as a deliberate subversion of the dominance of speed. By purposely adopting slowness, subjects seek to generate alternative practices of work and leisure, family and sociality. I will focus on the Slow Food movement as a significant manifestation of both the desire for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low living through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time in everyday life.
[4]

The slow movement: Making a connection

[EB/OL]. .

URL      [本文引用: 1]     

[5] Relph E.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 London: Pion, 1976.

[本文引用: 1]     

[6] Tuan Y F.

Space and plac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 Philosophy in Geography. Springer Netherlands, 1979: 387-427.

https://doi.org/10.1007/978-94-009-9394-5_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Space and place together define the nature of geography. Spatial analysis or the explanation of spatial organisation is at the forefront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Geographers appear to be confident of both the meaning of space and the methods suited to its analys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spatial elements requires an abstract and objective frame of thought, quantifiable data, and ideally the language of mathematics. Place, like space, lies at the core of geographical discipline. Indeed an Ad Hoc Committee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65, 7) asserted that “the modern science of geography derives its substance from man’s sense of place”. In the geographical literature, place has been given several meanings (Lukermann, 1964; May, 1970). As location, place is one unit among other units to which it is linked by a circulation net; the analysis of location is subsumed under the geographer’s concept and analysis of space. Place, however, has more substance than the word location suggests: it is a unique entity, a ‘special ensemble’ (Lukermann, 1964, p. 70); it has a history and meaning. Place incarnates the experiences and aspirations of a people. Place is not only a fact to be explained in the broader frame of space, but it is also a reality to be clarified and understoo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people who have given it meaning.
[7] Cai Xiaomei, He Hanlin.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of modern urban high-star level hotels: Case studies in Guangzhou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72(2): 322-337.

[本文引用: 1]     

[蔡晓梅, 何瀚林.

广州市高星级酒店地方与无地方的建构及协商

. 地理学报, 2016, 72(2): 322-337.]

[本文引用: 1]     

[8] Zhou Shangyi, Dai Juncheng.

Logic analysis of concept and theory of cultural geography: Progress in cultural geography in China's Mainland during the past decade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10): 1521-153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10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梳理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需要说明近年代表性的研究课题或著述与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之间的关系。1990-2005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主要从五个文化地理学主题开展研究。然而这五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十分清晰,也没有说清主要概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首先搭建文化地理学的"学科树"。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方和区域",文化地理学的目标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地方"的形成机制。本文将这个研究目标作为文化地理学"学科树"的主干,此外建立了"层间关系"和"尺度转换"两个分支,它们是探究地方性的两类方法。本文其次将文化地理学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分别挂在主干和两个分支上,并努力呈现出主要概念和理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揭示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进程。本文最后用"学科树",分析了中国大陆主要文化地理学研究者自己提出的代表性著述。分析的结果是:第一,关于地方形成机制的案例类型多样,多是基于结构主义认识论的分析。第二,关于层间关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自然与文化两层关系的分析,延展到文化各层之间的关系。第三,在不同尺度文化区转换的领域研究较薄弱。

[周尚意, 戴俊骋.

文化地理学概念、理论的逻辑关系之分析: 以“学科树”分析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

. 地理学报, 2014, 69(10): 1521-153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10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梳理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需要说明近年代表性的研究课题或著述与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之间的关系。1990-2005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主要从五个文化地理学主题开展研究。然而这五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十分清晰,也没有说清主要概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首先搭建文化地理学的"学科树"。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方和区域",文化地理学的目标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地方"的形成机制。本文将这个研究目标作为文化地理学"学科树"的主干,此外建立了"层间关系"和"尺度转换"两个分支,它们是探究地方性的两类方法。本文其次将文化地理学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分别挂在主干和两个分支上,并努力呈现出主要概念和理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揭示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进程。本文最后用"学科树",分析了中国大陆主要文化地理学研究者自己提出的代表性著述。分析的结果是:第一,关于地方形成机制的案例类型多样,多是基于结构主义认识论的分析。第二,关于层间关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自然与文化两层关系的分析,延展到文化各层之间的关系。第三,在不同尺度文化区转换的领域研究较薄弱。
[9] Tang Shunying, Zhou Shangyi.

Roles of text in placeness construction: Analysis on core literature of cultural geography in recent years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10): 1159-116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新文化地理学是英国一批文化地理学者在1980年代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它与传统文化地理学有所不同,区别之一在于是否关注电影、文学作品、绘画等文本所再现的地方性。近年在英美文化地理学的核心刊物中,许多文章研究了由文本再现出来的地方性。地方性是文化地理学最主要的研究议题之一,它是文化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地理学分支结合的关键概念。梳理这些文章,旨在归纳出文本在地方性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分析结论如下:①文本可以通过再现3种内容来建构地方性:当地的景观、日常生活实践和业已消失的文化;②文本再现地方性的机制多来自人们的意识形态需要,"我"与"他者"的精神诉求不同,再现的地方性也不同;③文本的再现对地方性既会有强化作用,也会有削弱作用。归纳出这种三种结论后,尚需要进一步讨论如下问题:在地方性的形成中,文本的作用是否是或缺的。如果不是或缺的,而是必须的,那么文化地理学者则必须研究文本中再现的地方性。

[唐顺英, 周尚意.

浅析文本在地方性形成中的作用: 对近年文化地理学核心刊物中相关文章的梳理

. 地理科学, 2011, 31(10): 1159-116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新文化地理学是英国一批文化地理学者在1980年代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它与传统文化地理学有所不同,区别之一在于是否关注电影、文学作品、绘画等文本所再现的地方性。近年在英美文化地理学的核心刊物中,许多文章研究了由文本再现出来的地方性。地方性是文化地理学最主要的研究议题之一,它是文化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地理学分支结合的关键概念。梳理这些文章,旨在归纳出文本在地方性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分析结论如下:①文本可以通过再现3种内容来建构地方性:当地的景观、日常生活实践和业已消失的文化;②文本再现地方性的机制多来自人们的意识形态需要,"我"与"他者"的精神诉求不同,再现的地方性也不同;③文本的再现对地方性既会有强化作用,也会有削弱作用。归纳出这种三种结论后,尚需要进一步讨论如下问题:在地方性的形成中,文本的作用是否是或缺的。如果不是或缺的,而是必须的,那么文化地理学者则必须研究文本中再现的地方性。
[10] Hu Xianyang, Bai Kai.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ts' placeness identity of Barkhor Street in Lhas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70(10): 1632-164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10008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地方性作为地方群体的主观创作,其结构随认同群体的差异而发生变化。为了初步探索地方性认同的组成结构,选择拉萨八廓街为案例地,从游客视角出发,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对拉萨八廓街的地方性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性游客认同探索性理论模型包括识觉空间、生活空间和主体空间3个主范畴以及自然独特性、人文独特性、自我效能、环境可管理性、一致性、依恋和自我尊重等7个副范畴;研究所开发的地方性游客认同量表包含7个维度共计23个问项,量表整体结构良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鉴别度;游客对拉萨八廓街地方性认同整体持积极态度,其中,识觉空间平均分最高,生活空间次之,而以主体空间得分最低;依据5种不同的理论结构设计成的5种竞争模型,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模型选择,并通过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对所选模型加以验证,认为模型5是地方性游客认同的最佳模型,同时证明了探索性模型建构的正确性。此外,文章还对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认同这一概念使用的理论渊源及其与重点相关概念的关系,以及概念模型建构的深化进行了讨论。

[胡宪洋, 白凯.

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认同建构

. 地理学报, 2015, 70(10): 1632-164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10008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地方性作为地方群体的主观创作,其结构随认同群体的差异而发生变化。为了初步探索地方性认同的组成结构,选择拉萨八廓街为案例地,从游客视角出发,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对拉萨八廓街的地方性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性游客认同探索性理论模型包括识觉空间、生活空间和主体空间3个主范畴以及自然独特性、人文独特性、自我效能、环境可管理性、一致性、依恋和自我尊重等7个副范畴;研究所开发的地方性游客认同量表包含7个维度共计23个问项,量表整体结构良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鉴别度;游客对拉萨八廓街地方性认同整体持积极态度,其中,识觉空间平均分最高,生活空间次之,而以主体空间得分最低;依据5种不同的理论结构设计成的5种竞争模型,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模型选择,并通过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对所选模型加以验证,认为模型5是地方性游客认同的最佳模型,同时证明了探索性模型建构的正确性。此外,文章还对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客认同这一概念使用的理论渊源及其与重点相关概念的关系,以及概念模型建构的深化进行了讨论。
[11] Jess M, Massey D, Jess P.A Place in the World? Places, Cultures and Glob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本文引用: 1]     

[12] Shelley F M, Agnew J A, Pringle D G. Agnew, J.A.

1987: Place and politics: The geographical mediation of state and society

.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3, 27(5): 605-614.

https://doi.org/10.1191/0309132503ph451xx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Focuses on the book "Place and Politics: The Geographical Mediation of State and Society," by J.A. Agnew. Emphasis of the book on world and its political geography; Features of the book; Contents of the book.
[13] Augé M.

Non-places: Introduction to an anthropology of supermodernity//Non-places: Introduction to an anthropology of supermodernity

. Verso, 1995: 144-145.

[本文引用: 1]     

[14] Strauss A, Corbin J.

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

.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1994, 17: 273-285.

[本文引用: 1]     

[15] Chen Xiang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6(6): 93-102.

[本文引用: 1]     

[陈向明.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6): 93-102.]

[本文引用: 1]     

[16] Fan Minglin, Wu Jun. Qualitative Research.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9: 14-22.

[本文引用: 1]     

[范明林, 吴军. 质性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14-22.]

[本文引用: 1]     

[17] Wang Lumen, Lv Shijia.Constructing Lijiang: Order, form, method. Beijing: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2013.

[本文引用: 1]     

[王鲁民,吕诗佳. 建构丽江:秩序·形态·方法.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本文引用: 1]     

[18] Qu Haiyuan, Bi Hengda, Liu Changxuan, et al.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and Behavior Sciences II: Qualitative Methods.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13.

[本文引用: 1]     

[瞿海源, 毕恒达, 刘长萱, .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方法(二)·质性研究法.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本文引用: 1]     

[19] Strauss A, Corbin J.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 London:Sage Publication, 1990.

[本文引用: 1]     

[Strauss A, Corbin J,

徐宗国译. 质性研究概论

. 台北: 巨流图书公司, 1997.]

[本文引用: 1]     

[20] Cresswell T.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Taipei: Socio Publishing, 2006.

[本文引用: 1]     

[Cresswell T, 著. 许苔玲, 王志弘, 译. 地方、记忆、想象与认同. 台北: 群学出版社, 2006.]

[本文引用: 1]     

[21] Bai Gengsheng.

From the bottom of the pocket to the mesh bag mouth

. Lijiang Ethnic Studies, 2013(5): 134-137.

[本文引用: 2]     

[白庚胜.

从“口袋底”到“网袋口”: 丽江交通巨变述怀

. 丽江民族研究, 2013(5): 134-137.]

[本文引用: 2]     

[22] Zhang Zhonghua.

A new thinking on place theory-oriented urban location theory

. China Ancient City, 2012(8): 1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4144.2012.08.002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地方理论(PlaceTheory)强调从地方性建构和地方感生产视角来分析人地关系,并解构城市空间环境的构成。地方理论的出现代表着空间研究由“物质主义”转向了“物质与文化并重”的研究,其本质在于从人本主义视角探究不同空间要素的区位价值和区位重构关系,尤其关注人居环境视角下的社会资源的公正配置与规划,从而响应不同的区位价值,满足人的区位尊严需求。以地方理论为本体理论,探究地方理论导向下的区位价值内涵与构成、区位价值取向及区位尊严规划的原理构成等,从而实现对地方理论导向下的城市区位论的崭新思考。

[张中华.

地方理论导向下的城市区位论

. 中国名城, 2012(8): 1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4144.2012.08.002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地方理论(PlaceTheory)强调从地方性建构和地方感生产视角来分析人地关系,并解构城市空间环境的构成。地方理论的出现代表着空间研究由“物质主义”转向了“物质与文化并重”的研究,其本质在于从人本主义视角探究不同空间要素的区位价值和区位重构关系,尤其关注人居环境视角下的社会资源的公正配置与规划,从而响应不同的区位价值,满足人的区位尊严需求。以地方理论为本体理论,探究地方理论导向下的区位价值内涵与构成、区位价值取向及区位尊严规划的原理构成等,从而实现对地方理论导向下的城市区位论的崭新思考。
[23] Pred A.

Structuration and place: On the becoming of sense of place and structure of feeling

.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1983(13): 45-68.

https://doi.org/10.1111/j.1468-5914.1983.tb00461.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article has no associated abstract. ( fix it )
[24] Tuan Y F.

Place: An experiential perspective

. The Geographical Review, 1975, 65(2): 151-165.

[25] Tuan Y F.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本文引用: 1]     

[26] Agnew J.

Place and Politics: The Geographical Mediation of State and Society

. Boston: Allen and Unwin, 198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n academic directory and search engine.
[27] Tuan Y F.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本文引用: 1]     

[28] Hammitt W E, Kyle G T, Oh C O.

Comparison of place bonding models in recre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09, 41(1): 57-72.

https://doi.org/10.1177/026858090809915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Introduction The study of affective bonds between humans and places first appeared in the...
[29] Peter Goullart.Forgotten kingdom: Lijiang1941-1949. Kunming: Yun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2.

[本文引用: 1]     

[顾彼得(俄罗斯), 著. 李茂春, 译. 被遗忘的王国: 丽江1941-1949.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2.]

[本文引用: 1]     

[30] Li Jie.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xi Culture. Beijing: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ress, 2007: 4, 174.

[本文引用: 1]     

[李劼. 丽江纳西族文化的发展变迁.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 4, 174.]

[本文引用: 1]     

[31] Benson M, Reilly K O.

Migration and the search for a better way of life: A critical exploration of lifestyle migration

.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2009, 57(4): 608-625.

https://doi.org/10.1111/j.1467-954X.2009.01864.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For the past few years, the term 'lifestyle migration' has been used to refer to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who take the decision to migrate based on their belief that there is a more fulfilling way of life available to them elsewhere. Lifestyle migration is thus a growing, disparate phenomenon, with important but little understood implications for both societies and individuals. This article outlines and explores in detail a series of mobilities that have in common relative affluence and this search for a better lifestyle. We attempt to define the limits of the term lifestyle migr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festyle sought, and the place of this form of migr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 this manner, we map the various migrations that can be considered under this broad rubric, recognis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ir migration trajectories. Further to this, drawing on the sociological literature on lifestyle, we provide an initial theoretical conceptualisation of this phenomenon, attempting to explain its recent escalation in various guises, and investigating the historical, sociological, and individualised conditions that inspire this migration. This article is thus the first step in defining a broader programme for the study of lifestyle migration. We contend that the study of this migration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the current era given the impact such moves have on places and people at both ends of the migratory chain.
[32] Liang Wei, Xu Honggang, Rhodri Thomas.

Study on the motivations and objectives of life-styled tourism businesses in Dali Ancient City

. Tourism Tribune, 2010, 25(2): 47-53.

URL      Magsci      摘要

随着全球企业小型化的发展,小企业已经发展为旅游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旅游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从属于旅游小企业,在国内外广泛存在,但相关研究较少.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大理古城实地调研.将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划分为3种类型并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动机和目标存在一定的共性,但也出现了分异.类生活方式型动机出自维持生计和兴趣爱好,但目标却逐渐偏向盈利和扩张;进取型的动机是兴趣爱好,目标也是享受生活状态,具有一致性;保守型中纯玩型的动机是享受不同生活方式,目标则表现出不稳定性,而需要维持生计型的则动机明确,维持生计,目标出现分化,分为维持现状和不明确.因此,政府在政策制定时需要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区分并加以引导.

[梁微, 徐红罡, Rhodri Thomas.

大理古城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的动机和目标研究

. 旅游学刊, 2010, 25(2): 47-53.]

URL      Magsci      摘要

随着全球企业小型化的发展,小企业已经发展为旅游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旅游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从属于旅游小企业,在国内外广泛存在,但相关研究较少.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大理古城实地调研.将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划分为3种类型并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动机和目标存在一定的共性,但也出现了分异.类生活方式型动机出自维持生计和兴趣爱好,但目标却逐渐偏向盈利和扩张;进取型的动机是兴趣爱好,目标也是享受生活状态,具有一致性;保守型中纯玩型的动机是享受不同生活方式,目标则表现出不稳定性,而需要维持生计型的则动机明确,维持生计,目标出现分化,分为维持现状和不明确.因此,政府在政策制定时需要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区分并加以引导.
[33] Benson M.

Landscape, imagination and experience: Processes of emplacement among the British in rural France

.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2010, 58(2): 61-77.

https://doi.org/10.1111/j.1467-954X.2011.01962.x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Abstract This paper traces the process by which the British residents of the Lot, a department in rural France,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new surroundings. While their initial perceptions of the landscape as providing a beautiful view and a backdrop to their everyday lives prompted their migration, once they are living in the French countryside these perceptions subtly change in response to their experiences of life there. As I argue, it is not simply the case that their initial impressions are replaced with the knowledge gained from their embodied experiences. Indeed, it becomes clear that their idealizations of rural living continue to frame, partially, their understandings of how really to live in rural France; through valorization and imitation of the lives and practices of their French neighbours my respondents lay claim to local belonging. The paper thus demonstrates the ways that imaginings and experience coalesce in the production of a continually renewe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new location.
[34] Casado-Díaz M A.

Retiring to Spain: An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among North European nationals

. 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 2006, 32(8): 1321-1339.

https://doi.org/10.1080/136918306009287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se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retirement migration (IRM) by focusing on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British, German and Nordic expatriate communities living on the Costa Blanca, Spain.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study of IRM and outline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article. Next, the methodology is presented. The third section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conducted among older British, German and Nordic residents in the study area of Torrevieja. It is shown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national groups, particularly in their socio-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backgrounds, residential choices and patterns of mobility. The conclusions emphasise the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cross-national and inter-local differences in IRM.
[35] Costello L.

Urban-rural migration: Housing availability and affordability

. Australian Geographer, 2009, 40(2): 219-233.

[本文引用: 1]     

[36] Hall S.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199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broad-ranging text offers a comprehensive outline of how visual images, language and discourse work as `systems of representation'.
[37] Tao Wei, Wang Shaoxu, Zhu Hong.

The body, the view of body, and the study of body in human geography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6): 1173-118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601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1970年代以来,伴随着消费主义和女权运动,身体研究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兴起,一个被布莱恩·特纳(Bryan Turner)称之为'身体社会崛起'的时代来临了。身体研究成为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大陆',众多哲学家、社会理论学家纷纷投身于身体研究,重新解读了身体在认识世界和知识生产中的重要性。身体转向作为文化转向的一部分,同样受到了人文地理学家的关注。许多批判地理学家,如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反种族主义、后殖民主义、酷儿地理学家认为,身体研究是改善社会、文化、经济关系的可能途径。在'身体转向'的影响下,身体研究逐渐渗入到情感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等众多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人文地理学家从人文社会科学中引入多种理论,如表演理论、精神分析法、非表征理论等对身体研究进行了探讨和阐释。基于这样的背景,梳理了西方人文地理学中有关身体研究的文献,归纳了人文地理学中身体研究的主要议题和理论,以及由此而展开的一系列具体的研究成果,此工作具有切实的学术意义并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开具有指导意义。

[陶伟, 王绍续, 朱竑.

身体、身体观以及人文地理学对身体的研究

. 地理研究, 2015, 34(6): 1173-118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601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1970年代以来,伴随着消费主义和女权运动,身体研究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兴起,一个被布莱恩·特纳(Bryan Turner)称之为'身体社会崛起'的时代来临了。身体研究成为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大陆',众多哲学家、社会理论学家纷纷投身于身体研究,重新解读了身体在认识世界和知识生产中的重要性。身体转向作为文化转向的一部分,同样受到了人文地理学家的关注。许多批判地理学家,如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反种族主义、后殖民主义、酷儿地理学家认为,身体研究是改善社会、文化、经济关系的可能途径。在'身体转向'的影响下,身体研究逐渐渗入到情感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等众多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人文地理学家从人文社会科学中引入多种理论,如表演理论、精神分析法、非表征理论等对身体研究进行了探讨和阐释。基于这样的背景,梳理了西方人文地理学中有关身体研究的文献,归纳了人文地理学中身体研究的主要议题和理论,以及由此而展开的一系列具体的研究成果,此工作具有切实的学术意义并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开具有指导意义。
[38] Zhu Hong, Gao Quan.

Review on "Emotional Turn" and emotional geographies in recent Western Geography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7): 1394-140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701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由于地理学长期受理性原则的支配,情感在地理学的研究中一直处于较边缘的地位。随着近期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对情感研究热情的不断高涨,地理学也开始关注情感对空间和社会的塑造,并由此引发西方地理学的"情感转向"。随着《Emotional Geographies》一书的诞生,以及专刊《Emotion,Space and Society》的创立,情感地理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也逐渐形成并日益发展壮大。西方地理学"情感转向"的产生受到身体和女性主义地理学、人本主义地理学、非表征理论和精神分析法等理论和方法的深刻影响。通过对249篇情感地理学的期刊论文以及相关著作进行的分析,梳理了情感地理学相关的研究议题,以期促进国内人文地理学对情感问题的关注。

[朱竑, 高权.

西方地理学“情感转向”与情感地理学研究述评

. 地理研究, 2015, 34(7): 1394-140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701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由于地理学长期受理性原则的支配,情感在地理学的研究中一直处于较边缘的地位。随着近期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对情感研究热情的不断高涨,地理学也开始关注情感对空间和社会的塑造,并由此引发西方地理学的"情感转向"。随着《Emotional Geographies》一书的诞生,以及专刊《Emotion,Space and Society》的创立,情感地理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也逐渐形成并日益发展壮大。西方地理学"情感转向"的产生受到身体和女性主义地理学、人本主义地理学、非表征理论和精神分析法等理论和方法的深刻影响。通过对249篇情感地理学的期刊论文以及相关著作进行的分析,梳理了情感地理学相关的研究议题,以期促进国内人文地理学对情感问题的关注。
[39] Xie Yanjun, Xie Zhongtian.

Tourist experience in the tourist world: A study in the perspective of phenomenology

. Tourism Tribune, 2006, 21(4): 13-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06.04.0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从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探讨了旅游现象研究的几个基本范畴。作者认为,旅游现象是一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构成这种复杂现象的内核的元素就是旅游体验。这种旅游体验过程是一个有一定自组织能力的连续系统。它由一个个富有特色和专门意义的情境串联组合而成,这些情境则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别于人们日常生活世界的另类行为环境:旅游世界。通过对旅游世界结构性要素的分析和描述,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解旅游现象的新的视角,而这种视角的哲学渊源来自现象学方法。

[谢彦君, 谢中田.

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

. 旅游学刊, 2006, 21(4): 13-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06.04.0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从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探讨了旅游现象研究的几个基本范畴。作者认为,旅游现象是一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构成这种复杂现象的内核的元素就是旅游体验。这种旅游体验过程是一个有一定自组织能力的连续系统。它由一个个富有特色和专门意义的情境串联组合而成,这些情境则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别于人们日常生活世界的另类行为环境:旅游世界。通过对旅游世界结构性要素的分析和描述,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解旅游现象的新的视角,而这种视角的哲学渊源来自现象学方法。
[40] Augé M.

Toward an Anthropology of Contemporary Worlds

. Barcelona: Gedisa, 1998.

[本文引用: 1]     

[41] Gregory D.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994.

[本文引用: 1]     

[42] Zhou Shangyi, Yang Hongyan, Kong Xiang.

The structuralistic and humanistic mechanism of placeness: A case study of 798 and M50 art districts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9): 1566-157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090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探讨地方性的形成机制对保护传统的地方性和发展新的地方性十分必要。本文选择北京和上海两个艺术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析人文主义机制和结构主义机制的相互作用。按照结构主义的分析思路,调查了艺术区与外界的社会关系;按照人文主义的分析思路,调查了艺术家、画廊经营人和消费者对地方性的认同程度。研究发现:(1)结构主义和人文主义机制共同促成艺术区以景观体现城市的地方性。(2)国外艺术品需求的结构机制虽促成了对中国题材作品的需求,但尚未形成对两个城市地方性题材作品的强大需求。(3)在外界结构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三类人群对城市地方性的深层情感认同比较少,因此他们在创作或营销艺术品时,缺少人文主义的内在机制。由此建议:两市的政府应组织一些活动,鼓励艺术家创作本城市题材的艺术作品,从而使该类题材作品逐渐具有市场竞争力,并能抵制经济全球化过程对地方文化的负面冲击。

[周尚意, 杨鸿雁, 孔翔.

地方性形成机制的结构主义与人文主义分析: 以798和M50两个艺术区在城市地方性塑造中的作用为例

. 地理研究, 2011, 30(9): 1566-157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090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探讨地方性的形成机制对保护传统的地方性和发展新的地方性十分必要。本文选择北京和上海两个艺术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析人文主义机制和结构主义机制的相互作用。按照结构主义的分析思路,调查了艺术区与外界的社会关系;按照人文主义的分析思路,调查了艺术家、画廊经营人和消费者对地方性的认同程度。研究发现:(1)结构主义和人文主义机制共同促成艺术区以景观体现城市的地方性。(2)国外艺术品需求的结构机制虽促成了对中国题材作品的需求,但尚未形成对两个城市地方性题材作品的强大需求。(3)在外界结构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三类人群对城市地方性的深层情感认同比较少,因此他们在创作或营销艺术品时,缺少人文主义的内在机制。由此建议:两市的政府应组织一些活动,鼓励艺术家创作本城市题材的艺术作品,从而使该类题材作品逐渐具有市场竞争力,并能抵制经济全球化过程对地方文化的负面冲击。
[43] Su H J, Huang Y A, Brodwsky G, et al.

The impact of product placement on TV-induced tourism: Korean TV dramas and Taiwanese views

.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4): 805-814.

https://doi.org/10.1016/j.tourman.2010.06.02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study examines of the ways in which Korean TV dramas affect Taiwanese consumers’ attitudes toward the locations where the dramas are filmed (onscreen locations). Previous studies have incorporated balance theory into product–character association models and have demonstrated that consumers tend to align their attitudes toward products with the valence of a character’s attitudes toward the products. Unlike previous studie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product–character association model in a cross-cultural setting where the ‘products’ considered are the onscreen locations. To account for the effect of similarity between Taiwanese culture and Korean culture, the concept of perceived cultural proximit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balance-theory-based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sumers’ parasocial relationships with a character and consumers’ attitudes toward the character are related to their attitudes toward the location. However, this relationship is significant only for those viewers with high perceived cultural proximity between Taiwan and Korea.
[44] Carl Honoré.

In Praise of Slowness: Challenging the Cult of Speed

.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2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and index
[45] Tsai Yiwen.

Slow-living of Tamsui Old Street

. Taipei: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2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地方」—空間之存有,彰顯著「人」之於「環境」的意義和其價值所在。本文以甫自2005年以來,大量出現在報章、雜誌等媒體上的字眼—「慢活」,來探究和呈顯「緩慢」的空間經驗,之於人、地方及存在之價值。而以如此出發,是以近年來,這「慢」字的出現,我們不難想見一般社會大眾對於「慢」的想見、需求和渴望。除此之外,一地的特質若能呈顯「緩慢」,是否其能提供身處於其中的人「抒緩身心」之效? 本研究試著從台北都會鄰近地區—淡水老街周遭為出發。因,自1997年台北捷叩通車後,再輔以2001年後全面開放週休二日,淡水老街周遭一帶初始的環境氛圍直接也間接地受到衝擊。而,面對如此衝擊,近年來在諸多都市計畫/設計、觀光及公共政策等領域文章中,多著墨於其實體環境所帶來之觀光發展等經濟效益,然卻較少深入分析,為何淡水老街周遭如此吸引人? 亦此,本文在研究中嘗試加入以文學作品和美術作品來就人文主義地理學、環境美學和審美經驗之觀點來詮釋和探究淡水老街周遭一帶之地方性,如此詮釋亦是希冀能延伸探討「慢活」空間存在之於本文之受訪者。而研究中,並試著以參與觀察與滾雪球之方式,及與符合研究定義中之「慢活」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並藉由段義孚的逃避主義來說明「淡水,真的讓我慢下來了!」的可能。而訪談分析中發現:這些可能發生在淡水老街一帶的「慢活」發生地,以山水並存、水陸交界及因地處丘陵處所帶來可高望遠眺之視野,易是帶給身處於其中的人,感受到相對巨大自然物之渺小和悠遠。同時,此區間之歷史建物或因歷史之悠遠,則易是予人有老而沉穩之感。如此,「緩慢」與「沉穩」,「時間」在「空間」中之延展、流轉與沉澱,自是自然而然流露展現在觀者面前。而如此「悠遠緩慢」之地方性,亦是本文受訪者當想逃離都市快速高壓之生活、遠離生活中的不適切,藉而前來放慢腳步、休憩或甚而澄靜定 (棲) 居下來之因。除此之外,文中亦更進一步,以在地受訪者、棲居受訪者及旅者受訪者之群別來分別說明,其身體 (主體)-空間 (客體) 之「慢活」地方經驗成因和異同之處。如此亦是希冀彰顯此區間之特殊地方性和舖陳探究都會區生活型態之可能需求。然,以如此探求,最衷 (終) 亦是希冀,可開展對「慢活」討論的可能起點,同時並為人、地及環境或健康等社群領域,提供另一可能思考面向。

[蔡怡玟.

淡水老街的慢活

. 台北: 台湾师范大学, 2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地方」—空間之存有,彰顯著「人」之於「環境」的意義和其價值所在。本文以甫自2005年以來,大量出現在報章、雜誌等媒體上的字眼—「慢活」,來探究和呈顯「緩慢」的空間經驗,之於人、地方及存在之價值。而以如此出發,是以近年來,這「慢」字的出現,我們不難想見一般社會大眾對於「慢」的想見、需求和渴望。除此之外,一地的特質若能呈顯「緩慢」,是否其能提供身處於其中的人「抒緩身心」之效? 本研究試著從台北都會鄰近地區—淡水老街周遭為出發。因,自1997年台北捷叩通車後,再輔以2001年後全面開放週休二日,淡水老街周遭一帶初始的環境氛圍直接也間接地受到衝擊。而,面對如此衝擊,近年來在諸多都市計畫/設計、觀光及公共政策等領域文章中,多著墨於其實體環境所帶來之觀光發展等經濟效益,然卻較少深入分析,為何淡水老街周遭如此吸引人? 亦此,本文在研究中嘗試加入以文學作品和美術作品來就人文主義地理學、環境美學和審美經驗之觀點來詮釋和探究淡水老街周遭一帶之地方性,如此詮釋亦是希冀能延伸探討「慢活」空間存在之於本文之受訪者。而研究中,並試著以參與觀察與滾雪球之方式,及與符合研究定義中之「慢活」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並藉由段義孚的逃避主義來說明「淡水,真的讓我慢下來了!」的可能。而訪談分析中發現:這些可能發生在淡水老街一帶的「慢活」發生地,以山水並存、水陸交界及因地處丘陵處所帶來可高望遠眺之視野,易是帶給身處於其中的人,感受到相對巨大自然物之渺小和悠遠。同時,此區間之歷史建物或因歷史之悠遠,則易是予人有老而沉穩之感。如此,「緩慢」與「沉穩」,「時間」在「空間」中之延展、流轉與沉澱,自是自然而然流露展現在觀者面前。而如此「悠遠緩慢」之地方性,亦是本文受訪者當想逃離都市快速高壓之生活、遠離生活中的不適切,藉而前來放慢腳步、休憩或甚而澄靜定 (棲) 居下來之因。除此之外,文中亦更進一步,以在地受訪者、棲居受訪者及旅者受訪者之群別來分別說明,其身體 (主體)-空間 (客體) 之「慢活」地方經驗成因和異同之處。如此亦是希冀彰顯此區間之特殊地方性和舖陳探究都會區生活型態之可能需求。然,以如此探求,最衷 (終) 亦是希冀,可開展對「慢活」討論的可能起點,同時並為人、地及環境或健康等社群領域,提供另一可能思考面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