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7年, 5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7-07-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周一星, 孟延春
    1997, 52(4): 289-299. https://doi.org/10.11821/xb199704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80年代才开始郊区化过程,研究刚刚起步。亟待城市学界对我国郊区化的特点、机制、发展规律以及与西方的异同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它对城市发展有利的一面,避免它可能产生消极影响的一面。本文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研究了沈阳的郊区化,内容包括地域划分、80年代是否开始、大体的强度、90年代的状况、机制分析和调控建议。初步比较了中西方郊区化机制的小同和大异。
  • 论文
    韦朝阳, 张立城, 何书金, 赵桂久
    1997, 52(4): 300-307. https://doi.org/10.11821/xb199704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总结了我国煤矿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总体状况,指出了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的特征,即华北地区和华东部分地区煤矿开发高强度与煤矿区人多地少的矛盾,西部地区煤炭储量丰富区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矛盾和我国广大南方煤矿开发分散与煤质差、污染重的矛盾。从生态环境规划、法制管理、整治措施、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对我国当前煤矿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煤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对策。
  • 论文
    陈志清
    1997, 52(4): 308-315. https://doi.org/10.11821/xb199704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河漫滩组成物质的粒度组成特征,并与河床质粒径级配与悬移质粒径级配进行了比较,研究了河漫滩宽度及物质组成对河槽几何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使黄河产生游荡的首要条件是河道的强烈堆积以及要有能够满足其大幅度游荡的宽广的河漫滩,如果河漫滩组成物质中细颗粒物质含量低,抗冲性能小,则更能进一步促使河道变得宽浅,游荡程度加剧。
  • 论文
    谢平, 梁瑞驹
    1997, 52(4): 316-323. https://doi.org/10.11821/xb199704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概念性流域地貌汇流模型的一般理论,以概念性元素“扩散模拟河段”模拟各级单元河道的汇流作用,建立了以洪水波的波速和扩散系数为参数的扩散模拟型流域地貌汇流模型。推导了三级流域的瞬时单位线,并对其性质作了分析。讨论了矩法和内罚函数法两种求解模型参数的方法。用南雁流域的雨洪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合理,内罚函数法求参比较有效,模型拟合精度较高。
  • 论文
    冯平, 冯焱
    1997, 52(4): 324-330. https://doi.org/10.11821/xb199704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运用分形的基本定义及河系定律探讨了河长和河网结构的分维。海河水系河长的分维在1.01~1.14之间,河网的分维在1.50~1.69之间。
  • 论文
    刘耕年, 崔之久, 葛道凯, 伍永秋
    1997, 52(4): 331-338. https://doi.org/10.11821/xb199704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成层坡积结构构造特征、粒度、化学、电镜扫发描分析和测年资料揭示其形在于末次冰期间冰段(60000aBP~44000aBP).存在由湿冷向干冷的气候变化。成层坡积上覆的坡积黄土则代表末次冰期全盛及全新世环境以显着干冷为特征。此剖面突出表明昆仑山垭口地区末次冰期早期不是干冷,而是湿冷,与季风模式不吻合。故只能认为当时该区受西风带影响。
  • 论文
    卢金发, 崔书红, 林利, 黄秀华
    1997, 52(4): 339-344. https://doi.org/10.11821/xb199704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联合国土地退化和土地荒漠化定义,结合研究区特点,提出以植被覆盖度、侵蚀地貌形态和地面组成物质作为丘陵荒山土地退化程度的评价指标,既反映了植被的退化和土地表面形态的退化,又反映了土壤的退化。以此为基础,进而通过两期航空相片的解译,完成了研究区50年代和80年代丘陵荒山土地退化程度的模糊数学半定量评价和制图。分析表明,不同等级退化土地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6%,其中严重和剧烈退化的土地约占5%;退化土地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坡位分异性和地域分异性;区内严重和剧烈退化的“劣地”早在解放以前即已存在,其形成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清时期,50年代到80年代土地退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微度退化土地的明显减少及中度和轻度退化土地的增加。
  • 论文
    张兆干, 杨剑明, 王祥, 申屏
    1997, 52(4): 345-352. https://doi.org/10.11821/xb199704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喀斯特地区的形态学、水文地质学、水文学和脉冲试验方法,将研究程度较为详细的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作为样本区进行试验研究。可以划分成八个空间结构类型,它们都具有各自的地表、地下结构特征,在形态、水文地质、水文过程、水化学和脉冲波上均有各自的反响,并且从中得出该流域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正向演化过程,但在西部形成反向演化过程。
  • 论文
    李春初
    1997, 52(4): 353-360. https://doi.org/10.11821/xb199704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河口的若干重要认识和概念问题进行讨论。其中包括河口的范围与分段,河口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河口体系的功能及其为适应河流向海洋过渡或海洋向河流过渡体系内部自动调整作用的特点等。最后在分析河流优势型、潮汐优势型和波浪优势型等3大河口类型体系自动调整作用的基础上,对它们的主要地貌特征形成的机制进行了解释。
  • 论文
    张宪洲, 张谊光, 周允华
    1997, 52(4): 361-365. https://doi.org/10.11821/xb199704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1994年4月~10月青藏高原太阳分光辐射的实测资料,计算出太阳总辐射中,光合有效辐射(PAR)所占比例η=0.439±0.009,PAR每1J的能量含有4.43μmol的量子。在青藏高原的气候学计算中,可用下式估算旬平均的PAR能量日总量HPAR(MJ·m-2d-1)和量子日总量UPAR(mol·m-2d-1):HPAR=(0.399+0.036lgE*)·H UPAR=(1.768+0.159lgE*)·H式中H(MJ·m-2d-1)为总辐射旬平均日总量,E*=E·P0/P,P0(hpa)为标准大气压,P(hpa)为测点大气压,E(hpa)为地面水汽压。
  • 论文
    刘昌明
    1997, 52(4): 366-373. https://doi.org/10.11821/xb199704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水文循环的微观角度出发,针对大田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中的水分运行与转化,研究了SPAC各界面上水分与能量的交换过程,旨在通过各界面上水分运行与生态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关系,探索各界面水分、能量通量的计算与人工调控的可能途径,为农业节水提供理论依据。本项研究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93年~1997年),所述内容主要根据近3年来在河北栾城与山东禹城两个台站取得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与概括。
  • 论文
    丁晶, 袁鹏, 杨荣富, 邓育仁
    1997, 52(4): 374-381. https://doi.org/10.11821/xb199704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量实测年径流量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作为水文干旱定量指标负轮长的统计变化特性,并以哈尔滨和陕县站为例,以随机模拟途径探讨了严重干旱出现可能性的定量估计方法。结论是:P-Ⅲ型分布可用来表示负轮长的统计特性;平均负轮长和一阶自相关系数有密切的关系并具有一定的分区性;严重干旱出现可能性的定量估计,随机模拟途径最适当。
  • 论文
    王守春
    1997, 52(4): 382-384. https://doi.org/10.11821/xb199704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历史地理研究新近又一重大成果问世。这就是由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主编的《西安历史地图集》的出版。该图集由西安地图出版社1986年8月印刷出版。西安是举世著称的古都。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又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以史念海先生为首的西安历史地理研究者们长期来对西安城市历史地理和关中地区区域历史地理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西安历史地图集》是他们研究的系统总结。
  • 论文
    戴昌达
    1997, 52(4): 384-384. https://doi.org/10.11821/xb199704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面临着日益尖锐的人口2资源2环境的压力。70年代兴起的卫星遥感技术为人类提供了进一步研究地球、清查资源、监测环境、预报灾害、评估灾情的崭新技术手段,引起广泛关注,获得迅猛发展。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又给遥感注入强大动力。许多国家纷纷公布研制、发射新的遥感卫星,增强对地观测能力的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