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 详细信息

精准扶贫驱动贫困乡村重构的过程与机制——以十八洞村为例
丁建军, 王璋, 余方薇, 柳艳红
地理学报, 2021, 76(10): 2568-2584.   DOI: 10.11821/dlxb202110016

2014年前 2014年至今
经济系统 经济基础弱、市场进入性差、技术支持少、产业包容性差、产业脆弱。 经济基础显著增强,一二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产业的包容性和带动性强,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十八洞村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产业发展前景较好。
社会系统 教育匮乏、医疗水平低、政策支持有限,居民可行能力不足,政治参与少。 2020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贫困县人均纯收入7629元,收入结构和就业类型多元化、非农化,“两不愁、三保障”完全达标,村民整体素质和技能显著提升,参与村级治理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
空间系统 交通不便、人居环境差、“三生空间”不够协调,公共空间有限,缺乏统筹规划。 通达性显著提升,村内聘有驻村规划师,实施整村规划,功能分区清晰,公共空间显著增加,“三生空间”更加协调。
乡村地域系统整体 陷入“人业地”低水平锁定的多重贫困陷阱。 “人业地”正向耦合协调关系初步形成,乡村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表1 精准扶贫方略实施前后十八洞村乡村系统地域系统特征比较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