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环境化学
    吕建树, 张祖陆, 刘洋, 代杰瑞, 王学, 王茂香
    地理学报. 2012, 67(7): 971-984.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7010
    Baidu(200) CSCD(80)
    选择日照市的东港区和岚山区为研究区, 采集了445 个0~20 cm表层土壤样品, 并测定了10 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分析, 揭示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及与土地利用、成土母质之间的关系, 绘制了重金属的环境风险概率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① As、Co、Cr 和Cu 的平均值低于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背景值, Cd、Hg、Mn、Ni、Pb 和Zn 的平均值高于背景值, 尤其是Cd、Hg 的含量分别为背景值的1.85 和1.38倍, 土壤中重金属累积较为明显。② 10 种元素可被辩识出4 个主成分(PCs), PC1 (Co、Cr、Mn、Ni 和Zn) 和PC3 (As、Cu) 为自然源因子, PC2 (Cd、Pb) 为工农业及交通源因子, PC4(Hg) 为工业源因子;其中Pb、Zn在PC1 和PC3 上均有较大载荷, 受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共同控制。③ Cd、Hg 含量在不同的覆被类型有显著差异, 在城镇建设用地的含量最高;Co、Cr、Cu、Mn和Ni 在花岗岩和变质岩母质的含量高, 与冲积与海积物母质有较大差异。④ 来自于同一主成分的元素及元素组合的环境风险空间格局与相应主成分插值结果基本一致, 所有重金属综合环境风险的高值区在西部和东部呈点状分布, 主要是由西部的高地质背景和东部的强烈人为干扰的综合作用造成的。
  • 环境化学
    杨文澜, 蒋功成, 王兆群, 张书海, 黄辉
    地理学报. 2012, 67(7): 985-991.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7011
    Baidu(31) CSCD(6)
    研究了洪泽湖9 个湖区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行为和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平衡质量浓度, 并分析了沉积物理化性质与磷吸附特征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低磷浓度条件下(0~1 mg/L), 沉积物对磷的最大吸附量为50.67~85.17 mg/kg, 沉积物在磷酸盐初始质量浓度较低时都存在负吸附(释放)现象。各湖区沉积物的吸附/解吸平衡磷浓度(EPC0) 范围为0.06~0.11mg/L, 均小于其上覆水中磷的含量, 沉积物对其上覆水中的磷表现为吸附作用。沉积物最大磷吸附量(Qmax)、本底吸附态磷量(NAP) 和总最大吸附磷量(TQmax) 与沉积物中活性铁和活性铝的含量显著正相关, 与沉积物中总磷、无机磷、有机磷和有机质的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PC0) 与沉积物各理化参数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性。
  • 环境化学
    陈秀端, 卢新卫, 赵彩凤, 罗大成
    地理学报. 2011, 66(9): 1281-1288.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09013
    Baidu(56) CSCD(30)
    采集西安市二环内78 处表层土壤样品,研究西安二环内城市表层土壤中Co、Cr、Cu、Mn、Ni、Pb、Zn、V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探究西安市二环内城市表层土壤中8 种重金属元素的来源。结果表明,西安市二环内表层土壤中Co、Cr、Cu、Pb、Zn具有明显的高值带和高值区,而Mn、Ni、V在西安市二环内表层土壤中均匀分布,空间差异不大。多元统计分析表明,西安市二环内表层土壤中Co、Cr、Cu、Pb、Zn的累积主要受交通、工业生产,以及废弃物堆放等人类活动影响;Mn、Ni、V的累积则主要受成土母质影响。
  • 环境化学
    陈永金, 陈亚宁, 李卫红, 刘加珍, 黄辉
    地理学报. 2007, 62(9): 970-980. https://doi.org/10.11821/xb200709008
    Baidu(41)

    根据塔里木河下游2000-2006 年11 次间歇性输水影响下沿输水河道两侧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化学组分变化的资料, 结合有关输水的基本资料和土壤盐分含量变化的适时监测数据, 分析了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变化及影响其变化的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规律, 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变化与距离输水河道的远近、地下水埋深、河道径流量以及土壤盐分含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地下水埋深在5 m 及5 m 以下时, 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较低, 水质较好。而埋深在5 m 时的水位条件能够满足该区域建群种植物的生存, 为输水条件下的理想水位;地下水化学特征变化的阶段性特点和土壤剖面盐分含量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说明,在当前输水模式下配合面上输水将能更好地促进生态恢复。

  • 环境化学
    高建华, 汪亚平, 潘少明, 张瑞, 李军, 白风龙
    地理学报. 2007, 62(9): 981-991. https://doi.org/10.11821/xb200709009
    Baidu(118)

    通过分析长江口外海域不同区域有机碳和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了解了底部沉 积物中有机碳和氮同位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二者对长江口外海域底部沉积物中有机 物来源的指示意义。运用质量混合模型,计算了长江输入的陆源有机物的贡献及其空间变化。结果表明,长江口外海域沉积物中TOC 和TN 的分布和东海陆架的环流体系有着密切关系, 与环流的分布相对应,如果大致沿31oN 和123oE 作为分界线, 整个研究区的TOC 和TN 的分布可划分为4 个具有不同分布特征的区域。TOC、TN、δ13C 和δ15N 分别与沉积物的平均粒 径呈线性相关关系,因此,粒度效应是控制长江口外海域沉积物中有机物分布和稳定同位素 碳、氮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区内的C/N 比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有机物的来源信息,但δ15N 表现出了与C/N 和δ13C 不同的区域分布和变化特征。陆源有机物来源比重较高的区域与 长江口外海域赤潮突发频率最高的地区相对应。长江口附近沉积物中的陆源有机物来源最高, 超过了50%,且等值线呈舌状向东北方向凸出,表明了长江冲淡水的影响。陆源颗粒态有机物沉海底后,要不断经历早期成岩作用和生物作用,因此在在相同地点,陆源有机物对沉积物中有机物的贡献,要明显小于对悬浮颗粒态有机物的贡献。

  • 环境化学
    李宗省, 何元庆, 庞洪喜, 杨小梅, 贾文雄, 和献中,王旭峰, 院玲玲, 宁宝英, 宋波, 张宁宁
    地理学报. 2007, 62(9): 992-1001. https://doi.org/10.11821/xb200709010
    Baidu(33)

    运用海盐示踪法、相关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两处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海 螺沟1 号冰川和白水1 号冰川) 积累区雪坑主要化学离子来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两冰川区除Na+ 是海洋源外,其他离子主要是非海洋源;Cl-、NO3 -、SO4 2- 、K+、Ca2+、Mg2+ 非 海洋源所占的比重,在海螺沟1 号冰川依次为52%、99%、100%、98%、99.9%、83%,白水 1 号冰川依次为68%、99%、100%、98%、99%、59%;分析认为,海螺沟1 号冰川离子的非 海洋源主要是大气环流远源物质和高原面物质输入,而白水1 号冰川除上述来源外,冰川区 近源物质输入对离子浓度贡献很大。两冰川区各离子具体来源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且阴、阳 离子来源的共源性较低,其主要原因是:(1) 冰川区内局地环境的差异,比如岩性、山谷风系 统、地形地貌等;(2) 两冰川区离子淋溶作用强度的差异,分析认为,海螺沟1 号冰川离子淋 溶作用较强;(3) 不同离子的来源方式、沉降方式、自身化学特征以及沉积后过程不同所致。

  • 环境化学
    高志友, 王小丹, 尹观
    地理学报. 2007, 62(9): 1002-1007. https://doi.org/10.11821/xb200709011
    Baidu(41)

    由雅鲁藏布江各站径流量数据和水体的同位素数据,分析了径流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大气降水的同位素效应。该区干流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分布呈从下游到上游逐渐减少的趋势, 且地表径流的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6-10 月)。流域内大部分雨水和河水样品的同位素组成均落在全球大气降水线δD = 8δ18O +10 的右上方,显示出强烈蒸发的特征。水体同 位素组成区域大陆性效应和高度效应明显,这种分布特征与来自孟加拉湾、怒江方向降水云汽的运移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气候条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