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迁”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环境变迁
    朱诚,彭华,李中轩,俞锦标,李兰,张广胜,朱光耀,欧阳杰,钟宜顺,朱青,周书勤,郑朝贵,周日良,李东,朱雨鸣,吕文,武弘麟
    地理学报. 2009, 64(1): 21-32. https://doi.org/10.11821/xb200901003

    江郎山位于华南褶皱系、江山—绍兴深断裂和保安—峡口—张村断裂带之间。白垩纪早期这两大断裂的拉张断陷导致峡口盆地的形成, 随之主要有下白垩统永康群馆头组(K1g)、 朝川组(K1c) 和方岩组(K1f) 在盆地中的沉积。白垩纪晚期上述两大断裂发生强烈挤压活动, 峡口盆地逐渐隆升。新生代以来, 峡口盆地在构造抬升中, 产生大量张断裂和节理, 加速了对岩体的切割, 以及岩体被切割后的崩塌, 导致了丹霞地貌的发育。江郎山丹霞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主要依据是其特有的壮观而独特的老年期孤峰—巷谷以及生动而逼真的象形石 丹霞地貌特征、独特的地台活化现象与重要的岩石学科学研究意义以及该区特有的重要事件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的科学意义。本文根据对江郎山亚峰垂直贯穿于丹霞地貌岩层永康群 中辉绿岩脉标本K-Ar 法的测年, 揭示了当地峡口红层盆地抬升的时代为晚白垩世77.89±2.6 Ma BP (K2), 这也是我国目前丹霞地貌研究中所测得的可靠年代学数据。

  • 环境变迁
    张威,闫玲,崔之久,杨建强
    地理学报. 2009, 64(1): 33-42. https://doi.org/10.11821/xb200901004
    Baidu(38)

    对东亚沿海山地末次冰期冰川发育的气候条件、构造背景、冰进时序、发育规模等研究表明, 台湾山地保存着3 期冰川作用遗迹, 冰川的最大前进规模发生在MIS3b 阶段, 其规模大于MIS2 阶段; 日本山地冰期系列齐全, 包含了末次冰期的早(MIS4)、中(MIS3)、晚 (MIS2) 3 个阶段的冰进, 其规模是MIS4/3 阶段大于MIS2 阶段; 而长白山存在2 期冰川作用的遗迹, 即末次冰盛期(MIS2) 和晚冰期。在相似的冬雨(雪) 型季风影响区, 冰川发育的时序与规模也有一定不同, 反映出在大气候背景下的区域性差异, 在东亚季风影响范围内, 末次冰期的环流变化在各地也很不一致。最新推算的现代理论雪线自北(日本) 向南(台湾) 依次递增, 范围是2750~4245 m, 除日本北部的高纬地区雪线降低值400 m 之外, 末次冰盛期(LGM) 的雪线降低值在800~1300 m 之间, 平均值1000 m 左右。东亚沿海山地冰川发育与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更新世山体的快速抬升为冰川发育的内因, 如台湾山地在末次冰期的MIS3b 阶段, 山体的抬升量约为250 m, 对山体的高度和雪线变化有很大影响。

  • 环境变迁
    胡金明,邓伟,唐继华,柳江
    地理学报. 2009, 64(1): 43-52. https://doi.org/10.11821/xb200901005
    Baidu(24)

    基于“国家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 和《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北宋》为主信息源, 生成隋唐(公元581-907 年) 和北宋(公元960-1127 年) 时期淮河流域湿地系统宏观格局分布图, 结合淮河流域的相关历史地理文献, 分析了隋唐和北宋时期淮河流域湿地系统的宏观格局变化, 探讨了该历史时期淮水流域湿地系统的主要湿地类型的变化趋势、驱动与效应。研究表明: 隋唐和北宋时, 淮水流域湿地系统的宏观格局变化不大, 隋唐时处在稳定阶段, 北宋时处在较稳定阶段。河流和湖沼等自然湿地宏观分布格局变化小, 是当时流域湿地系统保 持宏观格局稳定的基本原因。流域湿地系统变化主要来自于以运渠、库塘和灌溉沟渠等为主 的人工湿地的发展和演变, 隋唐王朝的宏观政策促进了当时流域各类人工湿地的发展; 唐末—北宋熙宁元年, 流域各类人工湿地因战争等政治原因大量荒废; 北宋中期后因系列新政实施, 流域人工湿地又得以再次发展。隋唐—北宋时淮河流域人工湿地的变化与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影响。

  • 环境变迁
    侯光良,刘峰贵,刘翠华,方修绮
    地理学报. 2009, 64(1): 53-58. https://doi.org/10.11821/xb200901006
    Baidu(89)

    根据孢粉、古土壤和考古资料, 结合甘肃、青海地区的地形特征, 发现4 ka BP 前气候温暖湿润, 马家窑文化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的森林草原河谷地区, 东界在六盘山, 向北则向河西走廊延伸, 且主要从事种植业。4 ka BP 后, 由于气候环境的恶化, 自然带向东迁移, 生存环境演替为温带草原, 齐家文化替代了马家窑文化。为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甘肃、青海地区人类文化遗址也向东南低海拔地区转移, 且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比重显著增加。

  • 环境变迁
    吴立,王心源,周昆叔,莫多闻,高超,刘丽,韩伟光
    地理学报. 2009, 64(1): 59-68. https://doi.org/10.11821/xb200901007
    Baidu(85)

    以GIS 为手段, 在对巢湖流域新石器中晚期至汉代聚落遗址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流域内古聚落变更对环境变迁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 巢湖流域新石器中晚期至汉代古聚落变更的规律主要表现为, 随着时代推进聚落遗址从高海拔逐渐向低海拔地区转移并向湖泊靠近, 这种变更响应于中全新世以来流域气候由温暖湿润向温和干燥的发展, 以及由此导致的巢湖湖泊收缩、水位持续下降和生活范围扩展, 反映了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 地貌演化和水文条件的改变对古聚落变更的影响; 而各时期聚落遗址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 则与流域东部极易受河道摆动和洪涝灾害影响的地貌条件有关。因此, 气候变化成为巢湖流 域古聚落变更的重要激发因子, 对古聚落的分布、扩展、演变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聚落变更对环境变迁的响应明显。

  • 环境变迁
    朱立平,王君波,陈玲,杨京蓉,李炳元,朱照宇,HiroykiKitagawa,G?ranPossnert
    地理学报. 2004, 59(4): 514-524. https://doi.org/10.11821/xb200404004
    Baidu(121)

    通过对藏南沉错湖芯TC1孔的研究,分析了TC1孔的粒度、ToC、TN、C/N、Fe/Mn、Sr/Ba以及环境磁学参数等环境代用指标,基本上获得了这一地区2万年以来的环境变化记录。结果显示约19 800~18 000 Cal aBP的温度下降在各指标中具有明显的反映;约16 000 Cal aBP左右,温度在一次跃动上升之后,随即出现急剧下降;约15 200~12 000 Cal aBP,是降温之后的缓慢回升过程;约12 000~9 500 Cal aBP,各种指标均显示湖区环境处于不适宜阶段,特别是11 600~10 400 Cal aBP,湖区环境显著恶化。进入全新世后,湖区环境经历了3次明显的暖期 (约9 500~7 600 Cal aBP、约6 800~5 800 Cal aBP、约4 800~3 800 Cal aBP) 和2次冷期 (约7 600~6 800 Cal aBP、约5 800~4 800 Cal aBP),呈现出暖干/冷湿的交替规律,具有南亚季风 (西南季风) 区气候变化的特征。沉错湖区2万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序列中的某些特征时段与格陵兰冰芯记录和青藏高原其他记录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反映了湖区及藏南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变特征具有全球性特征。

  • 环境变迁
    杨建强,崔之久,易朝露,张威,刘克新
    地理学报. 2004, 59(4): 525-533. https://doi.org/10.11821/xb200404005
    Baidu(86)

    根据对点苍山冰川湖泊沉积的粒度、磁化率、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孢粉等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结合冰川地貌特征,以点、面两方面资料结合的方式综合分析,试图建立该地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系列,共划分为6个气候阶段,以冷湿与暖干的组合为其特征。与其他西南季风区的环境变迁对比表明,点苍山受西南季风影响加强的时间晚于阿拉伯海而早于青藏高原,可以认为是联系以上两者的纽带。当西南季风在青藏高原逐步强盛以后,因地形作用致使本区湿度有所降低

  • 环境变迁
    张强,朱诚,刘春玲,姜彤
    地理学报. 2004, 59(4): 534-542. https://doi.org/10.11821/xb200404006
    Baidu(30)

    上海马桥遗址14C测年、环境地球化学、孢粉与环境磁学分析,结合搜集的研究区部分考古地层与自然地层分析,结果表明,7 200 aBP~5 300 aBP研究区经历一次海退过程,大面积土地裸露,为良渚时期人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该期适宜的气候使当时人类活动频繁,文化发达,出现前所未有的玉器文化。良渚文化后期气候向干冷转化,导致一次大范围的洪泛期,使良渚文化衰落。考古地层、自然洪积层以及与建湖庆丰剖面气候曲线分析表明,研究区洪泛期与气候转型期相一致。考古地层与自然地层对比研究认为,洪水事件是研究区存在多期文化断层的重要原因。

  • 环境变迁
    韩茂莉
    地理学报. 2004, 59(4): 543-549. https://doi.org/10.11821/xb200404007
    Baidu(105)

    辽代西拉木伦河流域及毗邻地区的聚落是分析论证农业开垦范围与环境扰动的重要依据,作者将这一地区的聚落分为两类,其中之一为散居在各处的基层聚落,规模小,人口少,围绕聚落形成的耕地范围也有限,不是造成环境扰动的主要方面。另一类以府、州城为中心形成的聚落,人口集中,耕地范围大,且大部分州治城邑属契丹历史纪念地,而不是农业垦殖适宜地;个别州治城邑地处沙地中部,不具备农业开垦的条件,由于人口集中,这些农田插花地不但范围大,而且是引起环境问题的关键地区。

  • 环境变迁
    秦宁生,靳立亚,时兴合,汪青春,李林,陈芳,李丽梅
    地理学报. 2004, 59(4): 550-55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404008
    Baidu(95)

    利用长江源区曲麻莱、治多的树木年轮宽度资料,通过分析树木生长与流量变化的关系,重建了长江源区通天河流域直门达水文站1485年以来年径流量的变化,并进行了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重建的518年中,直门达水文站年径流量最显著的丰水期发生在19世纪前半叶,最显著的枯水期发生在17世纪的后半叶。特丰水年有96年,偏丰水年有117年,特枯水年有86年,偏枯水年有81年,正常水年有138年。重建序列存在43年、37年、32年、5年和2年左右的显著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