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3, Vol. 58 ›› Issue (6): 824-830.doi: 10.11821/xb200306004
汤国安1,2, 赵牡丹1,3, 李天文1, 刘咏梅1,3, 谢元礼1
收稿日期:
2003-07-19
修回日期:
2003-09-03
出版日期:
2003-11-25
发布日期:
2003-11-25
作者简介:
汤国安 (1961-),男,浙江宁波人,教授,博导,中国地理学会会员。1999年获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遥感与GIS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数字高程模型以及地形信息图谱研究。E-mail: tguoan@nwu.edu.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0271089);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 (2001AA130023);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基金
TANG Guoan1,2, ZHAO Mudan1,3, LI Tianwen1, LIU Yongmei1,3, XIE Yuanli1
Received:
2003-07-19
Revised:
2003-09-03
Online:
2003-11-25
Published:
2003-11-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271089; National High Technique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ject, No.2001AA130023; Senior Visiting Scholar Project of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Survey, Mapping and Remote Sensing
摘要:
选择陕北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貌类型区为试验样区,采用野外实测及高精度的1:1万比例尺DEM为基准数据,研究栅格分辨率及地形粗糙度对DEM所提取地面平均坡度精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1:1万比例尺DEM,5 m是保证该地区地形描述精度的理想分辨率尺度;多要素逐步回归模拟的方法进一步揭示了DEM所提取的地面平均坡度误差E与栅格分辨率X以及地形起伏的代表性因子—沟壑密度S之间存在的量化关系为E = (0.0015S2+0.031S-0.0325)X-0.0045S2-0.155S+0.1625,该结果也为确定适用的DEM分辨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汤国安,赵牡丹,李天文,刘咏梅,谢元礼. DEM提取黄土高原地面坡度的不确定性[J]. 地理学报, 2003, 58(6): 824-830.
TANG Guoan, ZHAO Mudan, LI Tianwen, LIU Yongmei, XIE Yuanli. Modeling Slope Uncertainty Derived from DEMs in Loess Plateau[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 58(6): 824-830.
|
[1] | 刘清兰, 陈俊卿, 陈沈良. 调水调沙以来黄河尾闾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21, 76(1): 139-152. |
[2] | 张琨, 吕一河, 傅伯杰, 尹礼唱, 于丹丹.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及其阈值[J]. 地理学报, 2020, 75(5): 949-960. |
[3] | 鲁大铭, 杨新军, 石育中, 王子侨. 黄土高原乡村体制转换与转型发展[J]. 地理学报, 2020, 75(2): 348-364. |
[4] | 刘晓燕, 刘昌明, 党素珍. 黄土丘陵区雨强对水流含沙量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723-1732. |
[5] | 辛蕊, 段克勤. 2017年夏季秦岭降水的数值模拟及其空间分布[J]. 地理学报, 2019, 74(11): 2329-2341. |
[6] | 张翰超,宁晓刚,王浩,邵振峰.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2000-2015年中国省会城市高精度扩张监测与分析[J]. 地理学报, 2018, 73(12): 2345-2363. |
[7] | 文琦,施琳娜,马彩虹,王永生. 黄土高原村域多维贫困空间异质性研究——以宁夏彭阳县为例[J]. 地理学报, 2018, 73(10): 1850-1864. |
[8] | 高海东, 庞国伟, 李占斌, 程圣东.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潜力研究[J]. 地理学报, 2017, 72(5): 863-874. |
[9] | 马振华, 李小苗, 郭本泓, 于昊, 叶喜艳, 宋春晖, 李吉均. 青藏高原东北缘马衔山夷平面特征指标的提取与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3): 400-411. |
[10] | 吴戈男, 胡中民, 李胜功, 郑涵, 朱先进, 孙晓敏, 于贵瑞, 李景保. SWH双源蒸散模型模拟效果验证及不确定性分析[J]. 地理学报, 2016, 71(11): 1886-1897. |
[11] | 龙岳红, 秦建新, 贺新光, 杨准. 洞庭湖流域植被动态变化的小波多分辨率分析[J]. 地理学报, 2015, 70(9): 1491-1502. |
[12] | 高海东, 李占斌, 李鹏, 贾莲莲, 徐国策, 任宗萍, 庞国伟, 赵宾华. 基于土壤侵蚀控制度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潜力研究[J]. 地理学报, 2015, 70(9): 1503-1515. |
[13] | 刘闯, 石瑞香, 吕婷婷, 陈文波, 王正兴, 周翔. 世界屋脊生态地理区地形坡度分级数据集内容与成果[J]. 地理学报, 2014, 69(s1): 25-29. |
[14] | 傅伯杰. 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格局与过程耦合[J]. 地理学报, 2014, 69(8): 1052-1059. |
[15] | 赵鸣飞, 王宇航, 邢开雄, 康慕谊, 刘全儒, 李秋颐, 黄永梅. 黄土高原山地森林群落植物区系特征与地理格局[J]. 地理学报, 2014, 69(7): 916-925. |